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識字 第3課 “貝”的故事》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chǔ)知識與積累

          • 1.拼一拼,寫一寫。
            古人在龜jiǎ
             
            和獸gǔ
             
            上刻字,把bèi ké
             
            當(dāng)作qián bì
             

            組卷:39引用:1難度:0.7
          • 2.看圖,猜一猜圖中是什么字,并填一填。
             

             

            組卷:70引用:2難度:0.7

          二、選擇題

          • 3.小明在看《國家寶藏》時,對其中一個名叫“jué”的東西感興趣。如圖是它的圖片,這是古代人們佩戴的玉器,環(huán)形,有缺口。但小明不知道這個字怎么寫,請幫他選擇正確的字。(  )

            組卷:1274引用:3難度:0.9
          • 4.古人喜歡把貝殼當(dāng)作飾品是因為(  )

            組卷:656引用:1難度:0.6

          三、填空

          • 5.找出錯別字,并在橫線上改正。
            (1)隨身  鉤買  貪窮
             
             

            (2)縹亮  甲古文   損壞
             
             

            組卷:39引用:1難度:0.7
          • 6.比一比,選擇適當(dāng)?shù)脑~語填空。
            損壞  損失
            (1)洪水災(zāi)害給村民造成了巨大的
             

            (2)爸爸把
             
            的桌椅修理好了。
            珍貴 昂貴 高貴
            (3)那件上衣漂亮,只是價格
             
            了點。
            (4)博物館里陳列著許多
             
            的文物。
            (5)他舍己為人的
             
            品質(zhì)值得人們學(xué)習(xí)。

            組卷:44引用:2難度:0.7

          三、判斷下列句子說法的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 18.學(xué)完《“貝”的故事》這篇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組卷:13引用:1難度:0.9

          二、閱讀理解

          • 19.倉頡造字(節(jié)選)      人類早期是沒有文字的,這樣的時間過了很長很長。為了適應(yīng)生活的需要,幫助表達、交換、記憶等,古人曾發(fā)明、使用過“結(jié)繩記事”。他們用長短不同、顏色有別的細繩,根據(jù)需要,在間隔不等的距離,打上不同形式的結(jié),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較粗的主繩上。
                  還有的人曾經(jīng)使用過“物語”,就是用一件具體事物代表一種固定的含義。比如,有的用小柿子葉表示“我很苦悶”,有的用火表示“我要找你”。
            ??傳說倉頡創(chuàng)造了文字。倉頡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鳥的足跡,它們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變化。于是他模仿鳥的足跡創(chuàng)造了字的筆畫。后來,他又根據(jù)龜紋、蟲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狀或動態(tài),創(chuàng)造了文字。
                  就這樣,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漢字誕生了。
            判斷對錯,對的打?qū)Γe的打錯。
            ①短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古人是怎樣“結(jié)繩記事”的。
             

            ②古人發(fā)明、使用“結(jié)繩記事”是為了適應(yīng)生活的需要,幫助表達、交換、記憶等。
             

            ③古人曾用火表示“我很苦悶”,用小柿子葉表示“我要找你”。
             

            ④倉頡根據(jù)龜紋、蟲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狀或動態(tài),創(chuàng)造了字的筆畫。
             

            ⑤傳說是倉頡創(chuàng)造了漢字,漢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
             

            ⑥“物語”是指用長短不同、顏色有別的細繩,根據(jù)需要,在間隔不等的距離,打上不同形式的結(jié),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較粗的主繩上。
             

            組卷:161引用:2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