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江淮教育聯盟中考語文第一次聯考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語文積累與運用(35分)
-
1.默寫。
(1)古代仁人志士往往心系民生,關注民意。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由自己的悲慘遭遇推及全天下讀書人,發出“
(2)有些古詩詞流露了詩人生不逢時的慨嘆。陳子昂《登幽州臺歌》中“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2.請運用積累的知識,完成小題。
【甲】話說當下魯提轄扭過身來看時,拖扯的不是別人,卻是渭州酒樓上救了的金老。那老兒直拖魯達到pì靜處,說道:“恩人,你好大膽!現今明明地張掛榜文,出一千貫賞錢捉你,你緣何卻去看榜?若不是老漢遇見時,卻不被做公的拿了。榜上現寫著你年甲、貌相、貫址。”
【乙】話說當日林沖正閑走間,忽然背后人叫,回頭看時,卻認得是酒生兒李小二。當初在東京時,多得林沖看顧。這李小二先前在東京時,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財,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問罪,卻得林沖主張陪話,救了他,免送官司;又與他péi了些錢財,方得脫免。京中安不得身,又虧林沖費發他盤纏,于路投奔人,不意今日卻在這里撞見。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pì
緣
看
péi
(2)下列短語的結構類型與“渭州酒樓”相同的一項是
A.張掛榜文
B.你好大膽
C.店主人家財
D.免送官司
(3)【甲】文中魯提轄被官府懸賞捉拿是因為他
(4)請結合原著回答:金老和李小二只是《水滸傳》中的小人物,他們在恩人的人生經歷中各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55分)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乙】明年,夷簡①亦罷,自是朋黨之論興矣。夷簡再入相,帝諭仲淹使釋前憾。仲淹頓首謝曰:“臣鄉論蓋國家事,于夷簡無憾也。”
延州②諸砦③多失守,仲淹自請行,遷④戶部郎中兼知延州⑤。
《宋史?范仲淹傳》【注】①夷簡:人名。②延州:宋代州府名,在今天的延安。③黨,同“寨”,指由軍隊勝守的要塞。④遷:提拔、升職。⑤兼知延州:兼任延州知州。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或異二者之為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
③夷簡再入相
④臣鄉論蓋國家事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明年,夷簡亦罷,自是朋黨之論興矣。
(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堅守的信條,請聯系【乙】文,說說他是怎樣踐行的。組卷:4引用:1難度:0.5
三、寫作(55分)
-
7.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中,母親生前,“我”沒能理解她的隱忍,母親的離世讓“我”懂得了堅強;楊絳《老王》中,老王送來雞蛋和香油,“我”卻用錢來侮辱他,老王的病逝讓“我”懂得了人文關懷;鄭振鐸的《貓》中,“我”冤枉了第三只貓,導致其兩個月后死于鄰家屋脊,讓“我”懂得了不要主觀臆斷……
身邊總有一些人、事、物讓我們學會、懂得,請以“我懂得了 ”為題,分享你的成長故事,傾訴你的真實心聲,交流你的獨特思想,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與要求】
(1)題目橫線上可以填寫“堅強”“人文關懷”“不要主觀臆斷”,也可以填寫“寬容”“感恩”“分享”等。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文中不要出現透露你個人身份的信息;
(3)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組卷:8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