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八年級(下)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7/5 8:0:9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4分,共60分)
-
1.讀“我國某區域略圖”(如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A.西北地區 B.北方地區 C.青藏地區 D.南方地區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2.讀“我國某區域略圖”(如圖),完成下面小題。
關于我國北方地區的說法,錯誤的是( )A.大致位于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上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C.水源豐富,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 D.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3.有關臺灣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西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 B.受地形影響,鐵路環島分布 C.受水系影響,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源頭 D.東海岸曲折多良港,城市較密集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4.讀圖,完成后面小題。
漫畫反映的問題是( ?。?/h2>A.水土流失導致土壤貧瘠 B.過度放牧、牲畜超載導致草場退化 C.人為濫砍濫伐,地面缺乏植物保護 D.降水量減少導致草類生長衰減 組卷:3難度:0.90 -
5.讀圖,完成下列18-19兩題.
漫畫反映的問題,在下列哪個地區突出( )A.云貴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內蒙古高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6.祁連山區的農民每年夏季種植胡蘿卜、娃娃菜等喜溫涼的“高原夏菜”,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運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河西走廊自古就是通往西城的咽喉要道和戰略要地,是著名“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圖示意甘肅省年等降水量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河西走廊綠洲規模的大小主要取決于( ?。?/h2>A.水資源 B.地形 C.氣候 D.交通線 組卷:1難度:0.70 -
7.甘肅祁連山區的農民每年夏季種植胡蘿卜、娃娃菜、荷蘭豆等喜溫涼的“高原夏菜”,這些“高原夏”被大量運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讀圖完成11~12題。
與杭州、上海相比,祁連山區種植“高原夏菜”的優勢條件是( ?。?/h2>A.夏季溫涼 B.地勢低平 C.熱量充足 D.降水充沛 組卷:2引用:0難度:0.60 -
8.某國外學者在研究中國區域差異時,形象地將我國四大區域分別命名為“綠色中國”、“銀色中國”、“黃色中國”和“金色中國”,即“四色中國”。但中國疆域完整地表述應為“五色中國”,需要在“四色中國”基礎上加上的“一色”是( )
A.黑色中國 B.白色中國 C.藍色中國 D.紅色中國 組卷:79引用:3難度:0.6
二、綜合題(每空2分,40分)
-
32.讀“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粵港澳大灣區地處
(2)從港、澳、臺地區的經濟發展來看,
(3)香港和澳門采用填海造陸的方式擴展城市建設用地,主要原因是
(4)珠江三角洲地區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其有利條件有
A.海陸交通便利
B.基礎較好,重工業發達
C.煤、鐵資源豐富
D.靠近港澳和東南亞,位置優越
(5)改革開放初期,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組卷:4難度:0.3 -
33.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孕育了長江、黃河等眾多大江大河。為認識青藏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風民俗,某地理興趣小組模擬了一次從西寧乘火車到拉薩的雪域高原研學之旅。如圖是青藏高原區域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主題一探秘雪域高原
(1)從西寧前往青海湖的研學旅程中,對河流②的研學中,觀察到該河流流入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斷河流②是
主題二解碼高原農業
(2)該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的
(3)在青藏鐵路南端的雅魯藏布江谷地,見到了當地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
主題三尋訪特色民俗
(4)在與藏族同胞交往中,發現藏民早晚將雙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脫下一只或兩只袖子,系于腰間,該獨特的穿衣方式與當地氣候的關系密切,當地的氣候類型是
(5)在當地特色民居組卷: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