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福建省福州市高考生物三檢試卷(5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1-12題每題2分,13-16每題4分,僅有一項答案最符合題意)

          • 1.T2噬菌體與下列哪種結構的化學成分最接近(  )

            組卷:28引用:3難度:0.8
          • 2.花生種子萌發早期發生許多生理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3.蘇軾的《格物粗談》中有記載:“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并無澀味。”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4.下列關于物質鑒定的常用方法,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5.利用輸液的方法對移植的大樹或生長狀況不良的古樹進行營養補充,輸入的營養液主要成分為磷、鋅、鎂等多種礦質元素及生長素類似物等,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

            組卷:42引用:3難度:0.7
          • 6.我國政府歷來重視草原的保護管理,倡導推進草原生態修復,促進草原合理利用,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3難度:0.7
          • 7.下列有關同位素標記的經典實驗中,物質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0分)

          • 20.錐尾鸚鵡是原產于美洲的鳥類(性別決定為ZW型),體羽一般為綠色,因善學人語,被廣泛飼養,眼色由兩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現有兩個純種品系A和B,其眼色為紅色。為研究眼色的遺傳機制,育種工作者進行了實驗:
            雜交1:
            親本 A品系雌性×B品系雄性
            F1 雄性均為褐眼,雌性均為紅眼
            F2 褐眼雄性 紅眼雄性 褐眼雌性 紅眼雌性
            3
            16
            5
            16
            3
            16
            5
            16
            雜交2:
            親本 A品系雄性×B品系雌性
            F1 雄性均為褐眼
            F2 褐眼雄性 紅眼雄性 褐眼雌性 紅眼雌性
            6
            16
            2
            16
            3
            16
            5
            16

            回答下列問題:
            (1)雌性錐尾鸚鵡的性染色體組成為
             
            ,上述雜交1中F1代雄性均為褐眼,雌性均為紅眼,可以推測雜交1親代中雌性Z染色體上攜帶
             
            基因,雄性Z染色體上攜帶
             
            基因。
            (2)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用D/d、E/e表示,已知D/d位于常染色體上:
            ①雜交1中F2代紅眼雌性的基因型有
             
            種。
            ②請補充雜交2中親代到子一代的遺傳圖解: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21.基因工程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后,在短短的30年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目前已成為生物科學的核心技術。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個步驟:
            (1)目的基因的獲取:
            ①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可用
             
            合成目的基因,或者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
            ②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未知的,可以建立一個包括該種生物所有基因的基因組文庫,或者通過
             
            方法建立cDNA文庫。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①對于遺傳背景未知的生物,可提取該生物的基因組DNA,用多種
             
            酶切割成各種不同DNA片段,分別導入大腸桿菌(如圖所示)。由于切割后的基因片段大小不一,有的片段可能含有多個基因,不宜直接導入表達載體,所以可以先將它們分別與克隆質粒(如PBR322)連接構建重組載體,利用加入
             
            的培養基篩選得到多個大腸桿菌菌落,不同的菌落中含有
             
            (“相同”、“不同”、“相同或不同”)的基因。將轉移到纖維素膜上的細菌裂解,釋放出DNA,利用分子雜交技術檢測目的基因,依據圖示雜交帶,可進一步選取
             
            菌落(填寫圖中字母)繼續培養,從而獲得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菌。再將獲得的目的基因與相應的質粒(如pET)連接構建表達載體,pET質粒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復制原點外,還必須有
             
            ,以利于DNA片段在受體細胞中進行表達。
            ②與上述方法相比,通過cDNA文庫獲取的目的基因,可直接與pET質粒連接構建表達載體,理由是
             


            (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如果目的基因來自真核細胞的基因組DNA序列,轉化的受體細胞一般不能為大腸桿菌,若目的基因來自cDNA文庫,則受體細胞可不受限制,原因是
             

            (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導入受體細胞后,是否可以穩定維持和表達其遺傳特性,需要通過分子水平檢測和個體生物學水平鑒定。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