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5/1/3 18:0:3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血漿中的水來自( )
A.組織液 B.組織液、消化道 C.淋巴、組織液 D.消化道、淋巴、組織液 組卷:12引用:10難度:0.9 -
2.某人的脊髓從胸部折斷后,一般情況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針刺足部有感覺 B.膝跳反射不存在,針刺足部有感覺 C.膝跳反射不存在,針刺足部無感覺 D.膝跳反射存在,針刺足部無感覺 組卷:110引用:121難度:0.7 -
3.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頭,可以得到無子番茄,這種果實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 )
A.與卵細胞染色體數目一樣 B.與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一樣 C.比受精卵染色體數目多一倍 D.與受精極核染色體數目一樣 組卷:31引用:54難度:0.7 -
4.下列敘述中符合種群密度概念的是( )
A.一畝水稻的年產量 B.每平方米草地中雜草的數量 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鯽魚的數量 D.某地區灰倉鼠每年新增的個體數 組卷:37引用:60難度:0.7 -
5.與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大小有關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態系統的無機環境 B.生態系統的氣候環境 C.生態系統的成分 D.生態系統的地理位置 組卷:115引用:27難度:0.5 -
6.在大量使用1(化肥)、2(農藥)、3(普通洗衣粉)、4(石油)和5(高含硫煤炭)這幾種物質中,能促使赤潮發生的是( )
A.1和2 B.3和1 C.2和4 D.3和5 組卷:27引用:6難度:0.7 -
7.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
①人體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
②所有生物的細胞都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③組織液是體內所有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④內環境即細胞內的環境
⑤細胞質基質是體液的一部分
⑥體液包括細胞液、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
⑦細胞內液的含量多于細胞外液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 組卷:47引用:2難度:0.7 -
8.褪黑素是由哺乳動物的松果體(位于腦中的一種內分泌腺)產生的激素,它能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從而起到調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持續長時間光照會導致褪黑素分泌不足 B.完成褪黑素分泌調節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C.褪黑素分泌調節的過程體現了分級調節的特點 D.褪黑素和甲狀腺激素對下丘腦的調節機制類似 組卷:33引用:8難度:0.7 -
9.當人看到“酸梅”二字時唾液分泌會大量增加,對此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
A.完成該反射活動不需要語言中樞的參與 B.在相應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眼,效應器是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 C.這一反射過程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屬于條件反射 D.這一過程中有“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化 組卷:67引用:7難度:0.7 -
10.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內的免疫應答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種 B.人體內的青霉素殺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殺菌,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C.B細胞和T細胞均成熟于骨髓中 D.漿細胞可以合成能與特定抗原結合的抗體分子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選擇題中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把答題卡上相應選項涂黑,Ⅰ-Ⅲ每題3分,共9分,Ⅳ題15分)
-
31.下列有關生態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態工程是實現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B.“桑基魚塘”生態農業的建立,主要體現了協調與平衡的原理 C.在城市環境生態工程中,我國科技人員創造了浮床生態工藝法凈化污水 D.礦山廢棄地生態恢復工程的關鍵是植被恢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32.用常規育種的方法很難培育出抗病毒的新品種,而基因工程技術為培育抗病毒植物品種開辟了新的途徑。科學家通過農桿菌介導法,將抗X病毒的基因和抗Y病毒的基因轉入馬鈴薯中,通過檢測獲得對X病毒和Y病毒具有雙重抗性的轉基因馬鈴薯植株,該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驟如圖。轉基因馬鈴薯植株再通過組織培養擴大繁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抗病轉基因植物所采用的基因,使用最多的是
(2)為便于轉基因植物在組織培養階段的篩選,設計重組Ti質粒時,應考慮T-DNA中要有可表達的目的基因,還需要有可表達的
(3)請用流程圖表示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馬鈴薯葉片培養成一個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
(4)若要鑒定馬鈴薯完整植株是否具有雙重病毒抗性,在步驟③中應加入
(5)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培育出具有優良性狀的生物,生產出人類所需要的產品。但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主要表現在
①擔心轉基因生物會產生出毒性蛋白或過敏蛋白
②轉基因農作物的大規模種植,降低了農作物的遺傳多樣性
③轉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會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改變人的遺傳信息
④轉基因生物可能對環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組卷:24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