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遼寧省丹東市六校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9/9 20:0:11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 1.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乘組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出征太空,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并在軌駐留6個月。下列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46引用:5難度:0.8
          • 2.區(qū)分下列各組物質的兩種方法都正確的是(  )
            選項 需區(qū)分的物質 實驗方法
            A 水和雙氧水 ①聞氣味;②分別加入少許二氧化錳觀察現(xiàn)象
            B 木炭粉和鐵粉 ①用磁鐵吸引;②放入水中觀察是否溶解
            C 氮氣與二氧化碳 ①通入澄清石灰水;②將燃著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D 白水與白酒 ①氣味;②點燃

            組卷:12引用:2難度:0.5
          • 3.如圖是幾位在實驗室操作時的圖片,其中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20難度:0.9
          • 4.為證明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火星四射現(xiàn)象是含碳引起的,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組卷:57引用:5難度:0.5
          • 5.對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釋沒有體現(xiàn)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實驗裝置
            硫在氧氣中燃燒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排水法收集氧氣
            解釋 集氣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熱量 量筒中的水: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氧氣體積 集氣瓶中的水:冷卻濺落熔融物防止集氣瓶炸裂 集氣瓶中的水:水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凈,便于收集較純氧氣

            組卷:43引用:6難度:0.6
          • 6.國家速滑館又稱“冰絲帶”,它采用了當前最環(huán)保的制冰技術—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制冰技術,通過壓力變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實現(xiàn)制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40引用:5難度:0.7

          四、實驗探究題:(共36分)

          • 19.自然界并不缺少“鎂”,缺少是發(fā)現(xiàn)鎂的眼睛。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啟尋鎂之旅,現(xiàn)邀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內容。
            (1)第一站:初識金屬鎂。
            ①金屬鎂的物理性質
             
            (寫一條)。
            ②金屬鎂的化學性質:鎂能與氧氣反應,鎂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2)第二站:再遇金屬鎂。
            將打磨過的鎂條放入食醋中,反應現(xiàn)象是:
             

            (3)第三站:制備金屬鎂。工業(yè)上用電解氧化鎂的方法生產(chǎn)鎂,其原理:氧化鎂
            通電
            鎂+氧氣,該反應類型為
             

            (4)第四站:再探金屬鎂。
            【提出問題】鎂能否與二氧化碳反應?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將鎂條在空氣中點燃后再放入
            充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
            鎂條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放熱,
            產(chǎn)生一種白色固體和黑色固體
             
            思考: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測空氣中氧氣含量?請說明原因
             

            組卷:22引用:3難度:0.5
          • 20.化學小組對教材中測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見圖1)進行了大膽改進設計(如圖2)。(選用容積為45mL的試管作反應容器)實驗方案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請你對比分析下面圖1、圖2,回答有關問題。

            (1)圖1實驗中,紅磷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寫出一條即可)反應的符號或文字表達式為
             
            ,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該實驗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2)該實驗獲得結果偏大的原因是
             
             
            。(至少寫出兩條)
            (3)該實驗還能獲得剩余氣體化學性質是
             
            (寫出一條即可)。
            (4)他們對圖1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圖2所示的改進(其他儀器忽略),與圖1實驗裝置相比較,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
             
            (任寫一點)。
            (5)圖2實驗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①點燃酒精燈;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③將適量紅磷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處,并按圖2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彈簧夾在夾緊橡皮管;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shù)據(jù)。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
            (6)圖2實驗中注射器活塞將從1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
             
            mL刻度處才停止。
            (7)乙同學提出選用木炭替代紅磷做實驗,在集氣瓶底部預先放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其他同學覺得不可行,你認為主要原因是
             

            組卷:47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