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淮海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8/17 4:0:1
一、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
-
1.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離不開化學.下列事實與化學無關的是( )
A.發展低碳經濟,保護環境 B.電腦程序的編程 C.開發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藥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組卷:20引用:4難度:0.9 -
2.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四航天員乘組成功進行在軌輪換。下列過程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點火升空 B.神舟十四返回艙著陸 C.艦船分離 D.太陽帆板展開 組卷:55引用:6難度:0.8 -
3.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實現“低碳生活、高質量發展”。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教科書循環使用 B.大力開發新能源 C.推廣使用一次性木筷 D.積極植樹造林 組卷:47引用:6難度:0.8 -
4.試管是實驗室最常見的儀器。如圖所示,在不同的化學實驗中試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試管口可朝向如圖③ B.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試管口的朝向可先如圖②后如圖① C.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試管口的朝向可如圖④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試管口的朝向可如圖③ 組卷:51引用:3難度:0.8 -
5.過生日吃蛋糕點蠟燭時,小明發現蠟燭的火焰分三層,是什么原因導致蠟燭分三層火焰的呢?小明提出這可能與氧氣含量有關。“蠟燭的三層火焰可能與氧氣含量有關”,這一敘述屬于科學探究中(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收集證據 D.制訂計劃 組卷:270引用:11難度:0.5
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
16.為探究影響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因素,小明把實驗溫度恒定在330℃或380℃,(其他實驗條件見表),并設計了以下實驗。
實驗編號 氯酸鉀的質量/g 催化劑及其質量/g 溫度/℃ 反應的時間/s 待測值 ① 2.0 無 330 100 ② 2.0 氧化鐵0.5 330 100 ③ 2.0 二氧化錳0.5 330 100 ④ 2.0 二氧化錳0.5 380 100
(1)通過比較待測值大小來判斷反應的速率,則待測值指的是
(2)寫出實驗③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3)進行實驗②和③,并對比,其實驗目的是
(4)要說明氧化鐵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則要選用實驗
【繼續探究】氯酸鉀和氧化鐵(Fe2O3)的質量比會不會影響反應的快慢?
(5)測量氣體體積時,可以將反應的發生裝置和倒置量筒連接(如圖2所示),讀數時慢慢上下移動量筒,使量筒內外液面高度相同,目的是:
【若正確回答下列問題加3分,總分不超過40分】
(6)測量氣體體積開始前,量筒內上方未排出的空氣,使測量結果
(7)如圖1所示,在KClO3和Fe2O3質量比為5:4之前,氧化鐵質量越多,反應越快的原因: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17.化學小組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食品包裝中的脫氧劑能吸收氧氣,于是他們利用脫氧劑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步驟】: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膠塞將一端密封;
②將食品脫氧劑粉末迅速裝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將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標為A,彈動玻璃管使脫氧劑粉末分布均勻且緊密,脫氧劑的上端標為O,如圖甲所示;
③水平滾動玻璃管,使食品脫氧劑粉末平鋪在玻璃管中,靜置至水滴不再移動時,水滴的右端標為B,如圖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測量出AO段和AB段的長度,并計算出AB與AO的比值,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⑤洗滌、干燥實驗裝置,重復上述實驗。實驗次數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若把AO看成空氣的體積,則AB相當于
【思考討論】
(1)實驗步驟③中,將食品脫氧劑粉末平鋪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2)如果測量結果偏小,可能原因是
a.食品脫氧劑已變質
b.食品脫氧劑量不足
c.第③步未等水滴靜止就測量
【反思評價】根據實驗原理,在方便操作的前提下實驗中使用的玻璃管越組卷:54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