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12課 與朱元思書》2023年同步練習卷(21)
發布:2024/8/31 9:0:8
一、選擇題
-
1.下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哪項說法不完全正確?( ?。?/h2>
A.以水為線,巧寫風光。阿來的游記散文《一滴水經過麗江》以一滴水的蹤跡為線索,全方位展現麗江古城的自然風光、歷史變革和人文景觀,構思新穎,視角獨特。 B.同寫水清,方法各異。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中“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是直接寫水清,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是側面寫水清。 C.人水相映,情景交融?!对娊洝分械摹遁筝纭肥且皇踪|樸熾熱的愛情詩,詩歌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通過描寫“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伊人形象,表現了追求愛情的悵惘及如愿以償的愉悅。 D.借助海水,凸顯形象?!逗Q唷肥歉郀柣鶆撟鞯纳⑽脑?,其中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課文通過描寫大海、烏云、狂風烘托出海燕無畏的形象。 組卷:293難度:0.7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h2>
A.負勢競上/負荊請罪 B.急湍甚箭/素湍綠潭 C.猛浪若奔/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D.水皆縹碧/皆生寒樹 組卷:186引用:2難度:0.8
三、文言文閱讀
-
7.閱讀回答問題。
(甲)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乙)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乙)文原題是
(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A.薄暮冥冥 日薄西山 B.去國懷鄉 相去懸殊 C.風煙俱凈 萬籟俱寂 D.千轉不窮 理屈詞窮
①春和景明
②寵辱偕忘
③猛浪若奔
④互相軒邈
(4)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②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5)(甲)文出自《岳陽樓記》,題目是“岳陽樓記”,原文中卻大量描寫洞庭湖的景色,請分析作者的用意。組卷:6引用:2難度:0.5 -
8.(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br /> (乙)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略無闕處(同“缺”,空隙、缺口)
B.屬引凄異(延長)
C.風煙俱凈(干凈)
D.負勢競上(向上)
(2)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自三峽七百里中/自富陽至桐廬
B.沿溯阻絕/哀轉久絕
C.則素湍綠潭/蟬則千轉不窮
D.不以疾也/靜以修身
(3)對選文句子翻譯無誤的一項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星星和月亮。
B.“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有很多趣味。
C.“負勢競上,互相軒邈”——(山巒)背靠著地勢爭著向上,相互向高處和遠處延伸。
D.“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那些經常忙于事務的人,看見這樣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4)下列對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先寫山,后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從不同季節分別著墨,構成了一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
B.甲文中,作者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冬春,晴初霜旦,分別寫了三峽的清幽美、奔放美、和凄婉美。
C.乙文“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見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寫山光水色的一個總體特點。
D.乙文中,作者觸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對追逐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組卷:13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