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天津市高三(下)適應性物理試卷(六)
發布:2024/11/9 18:0:1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1中,用自然光照射透振方向(箭頭所示)互相垂直的前后兩個豎直放置的偏振片,光屏依然發亮 B.圖2為光導纖維示意圖,內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折射率小 C.圖3所示的雷達測速利用了多普勒效應 D.圖4所示的照相機鏡頭上呈現的淡紫色是由光的衍射現象引起的 組卷:422引用:4難度:0.8 -
2.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開始,經歷ab、bc、ca三個過程回到原狀態。其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 B.ca過程中氣體從外界吸熱 C.處于狀態c的氣體壓強最大 D.處于狀態a的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最大 組卷:504引用:5難度:0.7 -
3.如圖所示,用手握住空杯子使其豎直靜止于空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 B.手握的越緊,杯子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手握的越緊,杯子和手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越大 D.若往杯中倒水,手握住杯子的力必須逐漸增大才能保持杯子靜止 組卷:706引用:2難度:0.8 -
4.科學家重新分析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退役前收集到的數據,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基本相同的系外行星——Kepler-1649c,距離地球約300光年,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行。假設該行星的公轉軌道半徑是地球的k倍,行星質量是地球質量的q倍,紅矮星質量是太陽的p倍,假設該行星的半徑和地球的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行星公轉軌道半徑的三次方和公轉周期平方的比值與地球的相等 B.該行星的繞行周期是地球的 倍k3pC.該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q倍 D.該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 倍q組卷:85引用:5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12.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電量為q的帶正電的粒子(不計重力),從靜止開始經電壓U加速后,沿水平方向進入一寬度為L的區域中,當在該區域內同時施加垂直于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和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時,粒子恰好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從O點射出該區域的右邊界;若去掉電場只保留磁場,該粒子仍從靜止經電壓U加速后沿水平方向進入這一區域,恰好從C點射出該區域的右邊界,且OC=
。L4
(1)粒子射入混合場時的速度大小。
(2)求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
(3)如果去掉磁場只保留電場,該粒子仍從靜止經電壓U加速后沿水平方向進入這一區域,粒子在該區域右邊界的射出點離O點的距離為多少?組卷:250引用:2難度:0.4 -
13.如圖所示,兩條足夠長的光滑金屬導軌MN,PQ互相平行,它們所在的平面跟水平面成θ角,兩導軌間的距離為L兩導軌的頂端M和P用阻值為R電阻相連,在導軌上垂直于導軌放一質量為m,電阻為r的導體棒ab,導體棒始終與導軌連接良好,其余電阻不計,水平虛線c下方的導軌處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磁場的方向垂直導軌平面向上,cd為磁場區域的上邊界,現將導體棒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導體棒下滑過程中始終與導軌垂直,經過時間t1,導體棒的速度增加至v1,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導體棒速度為v1時加速度的大小;
(2)在t1時間內,流過導體棒某一橫截面的電荷量q;
(3)導體棒速度達到穩定后沿導軌繼續下滑,在這個過程中,電阻R上會產生焦耳熱,此現象可以從宏觀與微觀兩個不同角度進行研究。經典物理學認為,在金屬導體中,定向移動的自由電子頻繁地與金屬離子發生碰撞,使金屬離子的熱振動加劇,因而導體的溫度升高,在考慮大量自由電子的統計結果時,電子與金屬離子的頻繁碰撞結果可視為導體對電子有連續的阻力,若電阻R是一段粗細均勻的金屬導體,自由電子在導體中沿電流的反方向做直線運動,基于以上模型,試推導出導體棒速度達到穩定后沿導軌繼續下滑x距離的過程中,電阻R上產生的熱量QR。組卷:183引用:2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