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茂名市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八年級(上)開學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請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黑。)

          • 1.“止于至善”是一種精神境界和追求。下列同學的表現體現出這一境界的是(  )
            ①李帆經常利用周末的時間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務
            ②王梅為班級的發展積極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
            ③趙虎路遇老人跌倒害怕被訛,急忙走開
            ④孫雨對朋友很真誠,凡是朋友的要求她都一一答應

            組卷:217引用:77難度:0.7
          • 2.張欣同學功課一直很好,可他有些疑慮情緒,經常擔心考試過不了關。經過心理咨詢,張欣同學開展了兩項業余活動打籃球和聽音樂。半年后,他的心態穩定了,身體強健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張欣同學的轉變說明了(  )
            ①情緒需要調節
            ②我們要學會有意識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③積極的情緒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智力發展、學習效率的提高
            ④我們可以時刻保持積極情緒,避免一切消極情緒的出現

            組卷:106引用:14難度:0.6
          • 3.在一次演講比賽中七年級某班的同學準備寫一篇關于個人意愿和集體規則的演講稿,下面內容中可能用到的有(  )
            ①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找到解決沖突的平衡點
            ②集體規則與我們某些個性化需要之間沒有任何沖突
            ③在集體中個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體又必須有一些共同的規則
            ④當集體規則與我們的個人意愿不一致時,我們應優先選擇個人意愿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 4.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下列選項能直接體現這一特征的是(  )

            組卷:16引用:9難度:0.7
          • 5.小明被同學誤解感到很委屈,放學后他去打了一場籃球,感覺心情好多了。小明調節情緒的方法是(  )

            組卷:118引用:14難度:0.6
          • 6.經過30多年的實踐探索,400多家單位、30余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這充分體現了(  )

            組卷:128引用:24難度:0.7
          • 7.全面實行垃圾分類后,“新時代好少年”施源觀察到濕垃圾在用手破袋時有異味、易臟手。經過反復實驗,他發明了一款“白菜拉拉袋”新型濕垃圾分類袋,并申請了專利。材料啟示我們開發創造潛力要(  )
            ①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②用智慧和雙手努力探索、實踐
            ③立足個人興趣,另辟蹊徑
            ④謙虛謹慎,善于接納他人意見

            組卷:353引用:6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

          •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某社區倡導“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參與公益”活動,用每個人的熱情去激活社會的正能量,實現“撒志愿——撒文明——大文明”的轉變。
            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打算開展“謙讓分享,快樂成長”的系列實踐活動。本次活動要求各班班委組織本班同學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同學們謙遜禮讓、樂于分享的意識,提高他們關愛社會,親近社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的能力。在被調查的88名同學中,參加公益活動情況的統計結果如下:
            經常參加公益活動的同學 偶爾參加公益活動的同學 從未參加公益活動的同學 認為參加公益活動無關緊要的同學
            10 33 26 19
            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1)從這次調查結果中,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2)現實生活中你參加過哪些社會公益活動?(寫出兩種即可)
            (3)學完了七年級下冊教材,小偉認為“止于至善”是大善,我們要做大事才能行“大善”。請你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運用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行為屬于對未成年人的什么保護,并填空。
            行為 屬于什么保護?
            媽媽對沉迷看電視的小林進行制止并教育
             
            市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
             
            夏天到了,學校進行防溺水的專題教育
             
            無規矩不成方圓,社會生活需要法律加以規范和保護。將“保護生態環境”寫入民法典,有利于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維護公民享有宜居的生存環境的權利;將“人格權”單獨入編民法典,有利于維護“公民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彌補“重物輕人”的立法缺陷;將“霸座”“霸鋪”“搶奪方向盤”等不文明的乘坐行為入編民法典,目的在于以民法的形式明確此類行為的違法性質,依法實施法律制裁。
            將“保護生態環境”“人格權”“霸座”寫入民法典,體現出法律規范我們的行為,保障我們的生活。
            (2)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談一談法律是如何“規范我們的行為,保障我們的生活的”?

            組卷:7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