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1高考題單元試卷:第3章 相互作用(01)
發布:2025/1/3 22:30:2
一、選擇題(共21小題)
-
1.如圖所示,某人靜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與水平面之間有固定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為G,則椅子各部分對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為( )
A.G B.Gsinθ C.Gcosθ D.Gtanθ 組卷:2943引用:93難度:0.9 -
2.如圖,滑塊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塊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緊靠滑塊A(A、B接觸面豎直),此時A恰好不滑動,B剛好不下滑。已知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A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A與B的質量之比為( ?。?/h2>
A. 1μ1μ2B. 1-μ1μ2μ1μ2C. 1+μ1μ2μ1μ2D. 2+μ1μ2μ1μ2組卷:10652引用:72難度:0.7 -
3.如圖所示,三條繩子的一端都系在細直桿頂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將桿豎直緊壓在地面上,若三條繩長度不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h2>
A.三條繩中的張力都相等 B.桿對地面的壓力大于自身重力 C.繩子對桿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為零 D.繩子拉力的合力與桿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組卷:4415引用:65難度:0.7 -
4.如圖,鳥沿虛線斜向上加速飛行,空氣對其作用力可能是( ?。?br />
A.F1 B.F2 C.F3 D.F4 組卷:3216難度:0.5 -
5.如圖,用兩根等長輕繩將木板懸掛在豎直木樁上等高的兩點,制成一簡易秋千,某次維修時將兩輕繩各剪去一小段,但仍能保持等長且懸掛點不變,木板靜止時,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單根輕繩對木板拉力的大小,則維修后( )
A.F1不變,F2變大 B.F1變大,F2變小 C.F1變大,F2變大 D.F1變小,F2變小 組卷:4598引用:139難度:0.9 -
6.傾角為α、質量為M的斜面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質量為m的木塊靜止在斜面體上.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h2>
A.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α B.木塊對斜面體的壓力大小是mgsinα C.桌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αcosα D.桌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大小是(M+m)g 組卷:3374引用:58難度:0.9 -
7.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著原木,關于原木P的支撐點M、N處受力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處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 B.N處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 C.M處受到的靜摩擦力沿MN方向 D.N處受到的靜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組卷:2070引用:99難度:0.9 -
8.如圖光滑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AB固定在豎直平面內,A端與水平面相切,穿在軌道上的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緩慢地由A向B運動,F始終沿軌道的切線方向,軌道對球的彈力為N.在運動過程中( )
A.F增大,N減小 B.F減小,N減小 C.F增大,N增大 D.F減小,N增大 組卷:5358難度:0.9 -
9.如圖,一固定斜面上兩個質量相同的小滑塊A和B緊挨著勻速下滑,A與B的接觸面光滑.已知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是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的2倍,斜面傾角為α,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是( ?。?/h2>
A. tanα23B. cotα23C.tanα D.cotα 組卷:2774引用:81難度:0.7 -
10.如圖,一小球放置在木板與豎直墻面之間。設墻面對球的壓力大小為N1,球對木板的壓力大小為N2.以木板與墻連接點所形成的水平直線為軸,將木板從圖示位置開始緩慢地轉到水平位置。不計摩擦,在此過程中( ?。?/h2>
A.N1始終減小,N2始終增大 B.N1始終減小,N2始終減小 C.N1先增大后減小,N2始終減小 D.N1先增大后減小,N2先減小后增大 組卷:6178難度:0.9
二、解答題(共9小題)
-
29.質量為M、長為
L的桿水平放置,桿兩端A、B系著長為3L的不可伸長且光滑的柔軟輕繩,繩上套著一質量為m的小鐵環。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影響。3
(1)現讓桿和環均靜止懸掛在空中,如圖甲,求繩中拉力的大小:
(2)若桿與環保持相對靜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此時環恰好懸于A端的正下方,如圖乙所示。
①求此狀態下桿的加速度大小a;
②為保持這種狀態需在桿上施加一個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組卷:2257難度:0.5 -
30.小明通過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O點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長到的位置,兩彈簧測力計共同作用時,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別過P1和P2點;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時,拉力F3的方向過P3點,三個力的大小分別為:F1=3.30N、F2=3.85N和F3=4.25N.請根據圖中給出的標度作圖求出F1和F2的合力
(2)仔細分析實驗,小明懷疑實驗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彈性發生了變化,影響實驗結果,他用彈簧測力計先后兩次將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長度,發現讀數不相同,于是進一步探究了拉伸過程對橡皮筋彈性的影響。
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將一張白紙固定在豎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與O點,下端N掛一重物,用與白紙平行的水平力緩慢地移動N,在白紙上記錄下N的軌跡。重復上述過程,再次記錄下N的軌跡。
兩次實驗記錄的軌跡如圖3所示,過O點作一條直線與軌跡交于a、b兩點,則實驗中橡皮筋分別被拉伸到a和b時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關系為。
(3)根據(2)中的實驗,可以得出的實驗結果有哪些?(填寫選項前的字母)
(A)橡皮筋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兩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時,橡皮筋第2次的長度較長;
(C)兩次被拉伸到相同長度時,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較大;
(D)兩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時,拉力越大,橡皮筋兩次的長度之差越大。
(4)根據小明的上述實驗探究,請對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提出兩點注意事項。組卷:919引用:1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