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六年級(下)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9 9:0:2

          一、眾里尋他千百度(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每小題2分,共20分)

          • 1.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重。”由此可見(  )
            ①自尊的同時還要尊重他人
            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③受人尊重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學會尊重他人
            ④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欣賞

            組卷:7引用:5難度:0.6
          • 2.下列哪一句是關于反思的名言警句(  )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當泥石流發生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4.我們學習了自救自護的知識以后,就能夠(  )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5.“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詩告訴我們(  )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6.為了減災,我國建立了氣象、海洋、地質即及生物等災害的(  )系統。

            組卷:15引用:15難度:0.8
          • 7.下列哪句話啟示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要有一顆寬容的心(  )

            組卷:0引用:1難度:0.7

          三、你是我的好朋友(共9分)

          • 22.連線題。
            2月2日 中國植樹節
            4月22日 世界濕地日
            6月5日 世界地球日
            3月12日 世界環境日

            組卷:2引用:9難度:0.7

          四、辨析題(共11分)

          • 23.看圖回答下面問題。

            上述兩圖是南方某地常見的自然災害。該地原先青山綠水,森林覆蓋率在全國名列前茅。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地的家具制造業迅速興起,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向山要木材”“將家具行業做大做強”,使得該地區的森林覆蓋率迅速下降,山“禿”了,樹沒了,鳥兒也離開了家園。過去的青山綠水只能成為當地人民美好的回憶。
            (1)上述兩幅圖片分別體現的是
             
             
              兩種地質災害,導致這種災害的人為原因是
             

            (2)面對自然災害的發生,我們怎樣做才能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3)在抗災救災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畫面,也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
            畫面一:汶川地震時,唐山13名志愿者來到災區,不斷尋找幸存者。他們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具遇難者遺體。
            畫面二:一天中午,一名頭發花白的拾荒老人,用顫抖的手從口袋里掏出5元錢,放進了募捐箱。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現,又捐出了100元。原來,他中午到銀行把零錢兌換了整錢。“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
            這些感人事跡反映了人們在災難面前有著怎樣的抗災精神?

            組卷: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