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滄州市渤海新區京師學校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單選題15道,每題2分;多選題三道,每題3分,漏選得2分,錯選不得分,共39分)
-
1.兩只相同的集氣瓶中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用玻璃板隔開后按圖示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兩瓶口緊貼靜置較長時間后,兩瓶中氣體顏色變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現象能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現象與“掃地時灰塵飛揚”的成因相同 C.顏色變得相同后,瓶中氣體分子停止運動 D.顏色變得相同后,上方瓶中氣體密度比空氣大 組卷:478引用:9難度:0.6 -
2.如圖所示,是根據“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實驗數據繪制的a、b物質的溫度-時間圖像,實驗中兩種物質的質量相同,初溫度相同,選用的加熱器相同,由圖像可知( )
A.加熱相同時間,a物質吸收熱量多,比熱容小 B.加熱時間相同,a物質的末溫度高,比熱容大 C.吸收熱量相同,b物質溫度升高慢,比熱容小 D.吸收熱量相同,b物質的末溫度低,比熱容大 組卷:1571引用:66難度:0.7 -
3.2021年1月7日,羅莊氣溫-15℃。在這樣溫度低于0℃的環境里,小王在沒有熱源加熱的情況下,他用兩塊冰來回摩擦的方法也讓冰熔化了。下列成語中描述的現象與小王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A.鉆木取火 B.揚湯止沸 C.滴水成冰 D.炙手可熱 組卷:85引用:4難度:0.7 -
4.下列事件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刮風,落葉飛舞 B.掃地,灰塵飛揚 C.下雪,雪花紛飛 D.做飯,菜香四溢 組卷:125引用:9難度:0.8 -
5.關于熱量、溫度、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某個物體溫度不變,內能一定不變 B.某個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C.某個物體溫度升高,物體含有的熱量增加 D.某個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會增大 組卷:200引用:7難度:0.8 -
6.8月1日清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關于升旗過程中的一些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面國旗的質量約為5g B.升國旗時國旗上升的速度約為10m/s C.帶動國旗上升的電動機的效率可達到100% D.旗手的正常體溫約為37℃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7.夏季,混凝土護欄被太陽曬得很熱,池塘中太陽下的水卻不很熱,主要原因是( )[c混凝土=0.84×103J/(kg?℃),c水=4.2×103J/(kg?℃)]
A.水不吸熱 B.混凝土初溫高 C.水的比熱容大 D.混凝土放熱 組卷:1378引用:15難度:0.5 -
8.下列現象和推斷不符合實際的是( )
A.
現象:抽去玻璃板,兩瓶中的氣體都會變成紅棕色。推斷: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B.
現象: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推斷:分子間只有引力沒有斥力C.
現象:棉花被點燃。推斷: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D.
現象:當塞子跳起時瓶內出現白霧。推斷: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組卷:483引用:36難度:0.6 -
9.兩個物體發生熱傳遞,必須有不同的( )
A.熱量 B.溫度 C.質量 D.高度 組卷:418引用:7難度:0.8
四、計算題(26小題6分,27小題7分,共13分)
-
26.利用某燃氣熱水器,將20L的水從20℃加熱到60℃,完全燃燒了0.21m3的煤氣。(已知:c水=4.2×103J/(kg?℃),q煤=4×107J/m3)試求:
(1)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2)水吸收的熱量;
(3)該熱水器燒水的效率。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27.太陽能是21世紀重點開發利用的能源之一,如今太陽能熱水器已走進千家萬戶。如圖所示,某家庭太陽能熱水器陽光照射時,平均每小時吸收7.0×106J的太陽能,若熱水器吸收8h的太陽能,可以使質量為100kg的水溫度升高50℃。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天然氣的熱值q=3.5×107J/m3。求:(1)水吸收的熱量;
(2)該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
(3)若這些水吸收的熱量由天然氣來提供,假設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則需要多少m3的天然氣。組卷:633引用:4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