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B卷)
發布:2024/11/28 18: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請選項填入下列表格內)
-
1.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外界條件不改變,溶質不會從溶液中分離出來 B.物質的溶解過程通常會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C.凡是無色、澄清透明的液體都是溶液 D.溶液和濁液特征的不同主要與物質分散在液體中的顆粒大小有關 組卷:26引用:2難度:0.8 -
2.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廣口瓶內裝有某種固體,向其中滴加某種液體后U型管內液面a低于b,符合上述實驗現象的一組試劑是( )
A.氫氧化鈉和水 B.氯化鈉和水 C.硝酸銨和水 D.蔗糖和水 組卷:321引用:5難度:0.7 -
3.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自來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食醋除水垢 D.用洗滌劑清洗餐具 組卷:147引用:2難度:0.9 -
4.如表是1個標準大氣壓下,氧氣在淡水和海水中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淡水中/mL/L 海水中/mL/L 5℃ 9.0 7.2 25℃ 6.04 4.95 A.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B.氧氣在海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淡水中小 C.淡水魚不易在海水中生存 D.溫度對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沒有影響 組卷:49引用:4難度:0.7 -
5.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30℃時,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質,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B.30℃時,兩溶液中A物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B物質的質量分數 C.B物質的飽和溶液從30℃降溫到20℃,其溶質質量分數減小 D.30℃時,將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6.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對這句話理解錯誤的是( )
A.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36g B.20℃時,100g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含氯化鈉36g C.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水與氯化鈉的質量比為25:9 D.20℃時,將36g氯化鈉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為該溫度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 組卷:233引用:6難度:0.6 -
7.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 AgNO3 K2SO4 B.KOH NaNO3 H2SO4 C.Ba(OH)2 NH4Cl CuSO4 D.KNO3 MgCl2 ZnSO4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8.我們常見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圍如下:
食物 橘子汁 四川泡菜 牛奶 雞蛋清 近似pH范圍 3.0~4.0 3.2~3.6 6.3~6.6 7.6~8.0 A.雞蛋清顯堿性 B.胃酸過多的人應少吃四川泡菜 C.橘子汁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D.牛奶比雞蛋清的堿性強 組卷:174引用:3難度:0.7
三、實驗探究題
-
23.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知道過氧化鈉(Na2O2)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于是他們做了以下探究實驗.
實驗1:向包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燃燒起來.
請你對脫脂棉燃燒的原因進行分析
實驗2:向盛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試管中加入水,充分反應后,取試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試管中加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過了一會,紅色又褪去了.
【提出問題】溶液為什么先變紅,過了一會,紅色又褪去了呢?
【猜想】甲同學認為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猜想不正確,理由是
【查閱資料】①滴加酚酞呈現紅色的溶液遇到H2O2時,H2O2可以破壞酚酞的結構,使酚酞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再顯紅色;②酚酞在稀堿性溶液中穩定顯紅色,而在濃氫氧化鈉等溶液中顯紅色后又褪色.
【猜想】通過查閱資料后,該興趣小組對溶液的紅色褪去的主要原因進行了猜想.
猜想A: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可能生成了H2O2;猜想B:生成的氫氧化鈉溶液可能太濃.
【實驗探究】請你將下列實驗方案填寫完整.猜想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A 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放入試管中, 猜想A
正確B 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放入試管中, 猜想B
錯誤組卷:59引用:8難度:0.1
四、計算題
-
24.實驗室有一瓶硫酸溶液,老師請小紅同學設計方案測定該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小紅同學先取一潔凈小燒杯,稱其質量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廢液后稱量,總質量為33.2g,之后,將一枚質量為10.8g的鐵釘(已用砂紙打磨去年鐵銹)放入該小燒杯中反應,待鐵釘表面不再有氣泡產生后,再次稱量,總質量為43.9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中產生的氣體的質量是
(2)計算該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如果鐵釘的鐵銹未除凈,對計算結果的影響是組卷:36引用:10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