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實驗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每小題2分,共30分)
-
1.“綠色生活”是一種能源、環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為中符合該理念的是( ?。?/h2>
A.隨意丟棄舊電池 B.大量燃放煙花爆竹 C.將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組卷:60引用:6難度:0.9 -
2.中華文明燦爛輝煌,在古代就有許多發明和創造。下列敘述中不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
A.制作石器 B.燒制陶瓷 C.糧食釀酒 D.使用火藥 組卷:171難度:0.9 -
3.下列鑒別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h2>
A.觀察氣體顏色 B.用澄清石灰水鑒別 C.用帶火星的木條鑒別 D.用手在集氣瓶口扇動,聞氣體的氣味 組卷:443引用:8難度:0.6 -
4.下列有關液體的實驗基本操作中,錯誤的是( )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組卷:569難度:0.8 -
5.某同學在實驗報告中,有以下幾個數據,其中合理的是( ?。?/h2>
A.用燒杯量得91.0mL蒸餾水 B.用溫度計測得某溶液的溫度為38.88℃ C.用托盤天平稱得11.7g食鹽 D.用量筒量得5.20mL鹽酸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6.某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他將量筒擺放平穩,面對刻度線,首先俯視凹液面量取79mL液體,倒出部分液體后,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70mL,則該同學倒出的液體體積( ?。?/h2>
A.大于9mL B.小于9mL C.等于9mL D.不能確定 組卷:443引用:3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19.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帶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2)工業上一般采用分離凈化后的液態空氣制取氧氣。在生產中應控制溫度的范圍是
(3)加熱的條件下,實驗室制取并收集較純凈氧氣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4)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主要成分CaC2)與水反應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氣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發生裝置炸裂。你認為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生裝置是
(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a.硫化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
b.用硫化亞鐵固體與稀硫酸在常溫下可以生成硫化氫氣體。
①制取硫化氫氣體發生和收集的裝置組合是
②若測定硫化氫氣體生成的體積可以選用H裝置,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A.反應一開始產生氣體就通入H中
B.等氣體平穩產生時才通入H中
C.裝置漏氣
D.收集氣體前H裝置中植物油上方原本有空氣組卷:70難度:0.5 -
20.在老師的指導下,小華和小明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對氯酸鉀制氧氣進行深入的探究學習。
【查閱資料】
①氯酸鉀的熔點約為356℃,二氧化錳的分解溫度約為535℃。用酒精燈給物質加熱,受熱物質的溫度一般約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中,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質量比;
③氯酸鉀分解時,傳感器得到氧氣濃度隨溫度的變化示意圖(圖2)及不同配比時氧氣濃度隨溫度的變化示意圖(圖3)如圖:
請回答問題:
(1)分析圖2,氯酸鉀分解溫度
(2)分析圖2,在氯酸鉀分解前,傳感器得到氧氣濃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3)分析圖3,氯酸鉀分解溫度隨物質配比變化的規律是
(4)為證實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小華利用如圖4裝置進行如表所示的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Ⅰ 檢查氣密性。 / Ⅱ 分別在“Y”形管兩側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和氯酸鉀,塞緊橡皮塞。 / Ⅲ 分別用酒精燈先后加熱二氧化錳和氯酸鉀,用帶火星木條放在導管口。 加熱左側支管,可觀察到
加熱右側支管,可觀察到Ⅳ 冷卻后,將“Y”形管左側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錳混入右側支管中,振蕩“Y”形管,加熱,用帶火星木條放在導管口。 加熱時間短于步驟Ⅲ,木條很快復燃
①完善步驟Ⅲ中的填空:加熱左側支管,可觀察到
②步驟Ⅳ中,將二氧化錳與右側支管有余熱的氯酸鉀均勻混到一起的目的
③小華認為根據步驟Ⅳ的實驗現象就能說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觀點,小明認為還需證明在此反應中二氧化錳的組卷:77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