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中學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6/20 8:0:9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

          • 1.月球對它表面附近的物體也有引力,這個力大約是地球對地面附近同一物體吸引力的
            1
            6
            ,一個連同隨身裝備共90kg的宇航員,在月球上質量為
            kg,重為
            N。(g取10N/kg)

            組卷:31引用:17難度:0.8
          • 2.向北行駛的汽車突然向西拐彎時,車上的乘客由于具有
            ,會向
            傾倒。

            組卷:24引用:1難度:0.5
          • 3.冰冰用手握著一個重為10N的水杯靜止在空中,杯口豎直向上,手的握力為20N,則水杯受到的摩擦力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則水杯受到的摩擦力為
            N。

            組卷:1112引用:181難度:0.9
          • 4.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1200N的物體A勻速豎直提升,已知在這個過程中,拉力F為500N。不計繩重和滑輪與軸的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用此滑輪組勻速拉動2100N的重物,在100s的時間里勻速豎直提升10m,拉力的功率為P=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5.如圖為江西名酒——四特酒的特殊造型酒瓶:它沒有瓶蓋,兩邊有兩個凸起的小球,小球敲去后,外界與壺身相連接,為順利倒出酒來,應當敲掉
            (選填左邊、右邊、任意一邊或兩邊)小球。其中利用了
            原理。

            組卷:125引用:4難度:0.6
          • 6.如圖:小球沿光滑斜面(斜面足夠長)上滑,達到最高點時小球的高度為H1,保持初速度及與水平夾角一定,再把小球從同一水平面斜拋出去,達到最高點時小球的高度為H2,忽略空氣阻力和摩擦力,兩者在最高點的動能大小
            (填寫相等或不等),H1
            H2(填寫=、<或>)。

            組卷:40引用:1難度:0.7
          • 7.如圖是生活中幾種常見的杠桿,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填寫字母序號);人們使用費力杠桿是為了

            組卷:36引用:2難度:0.8

          四、實驗題(每題7分,共28分)

          • 20.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請你在認真思考、觀察的基礎上,回答下列問題:

            (1)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
            來反映被測壓強大小的。使用前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方法是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體能靈活升降,則說明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
            (2)仔細觀察圖A所示的“實驗1”和“實驗2”,回答:
            ①實驗1是想驗證:當液體密度相同時,液體的壓強與
            的關系;
            ②實驗2是想驗證:當
            相同時,液體的壓強與
            的關系;
            ③以上實驗都采用了一個共同的科學方法,那就是
            法;
            (3)如圖B所示,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盛有適量的水和濃鹽水,某同學用壓強計鑒別這兩種液體,則圖
            (填a或b)中裝的是鹽水。

            組卷:104引用:35難度:0.5
          • 21.(1)如圖1,甲、乙實驗可以得出“定滑輪不能省力”這一結論。小敏想通過一次實驗既得出結論,又能直接顯示出鉤碼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側加上一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重力不能忽略、繩和滑輪之間摩擦不計)。下列如圖2四套裝置中能實現的是


            (2)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滑輪組有兩種繞線方法。小明采用了一種繞線方法。小樂采用另一種繞線方法組裝滑輪組。
            (a)請幫助小樂在圖3中畫出滑輪組的繞線。
            (b)實驗中他們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你認為表格有什么缺陷

            實驗序號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繩的拉力F/N 繩端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η
            小明 1 4 0.1 2.3 0.2 87.0%
            2 6 0.2 3.4
            小樂 3 5 0.1 1.9 0.3 87.7%
            4 7 0.1 2.6 0.3 89.7%
            小明第2次實驗中,繩端移動
            ,η=
            %。
            (c)分析小樂的實驗,可得結論:使用同一個滑輪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高低與被提升物體的
            大小有關。

            組卷:3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