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暨陽初中教育共同體九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布:2024/10/28 4: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有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下列我國古代的技術應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h2>
A.糧食釀酒 B.冶煉金屬 C.棉線織布 D.燒制陶瓷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2.規范操作是科學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h2>
A.
檢查氣密性B.
稀釋濃硫酸C.
傾倒液體D.
測液體pH組卷:3引用:2難度:0.5 -
3.下列各組物質中,按單質、氧化物、鹽、有機物順序排列的是( )
A.水銀、水、氯化鉀、甲烷 B.臭氧、氯化鈣、純堿、乙醇 C.鐵、氧化汞、硝酸鎂、鋁粉 D.干冰、三氧化硫、碳酸鈉、葡萄糖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4.科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動能和勢能屬于交叉關系 B.化合物和氧化物屬于并列關系 C.酸和堿屬于包含關系 D.單質和金屬單質屬于包含關系 組卷:9難度:0.9 -
5.某同學在化學晚會上用毛筆蘸取一種無色液體在一張白紙上書寫了“化學魔術”四字,然后再噴上另一種無色液體,白紙上立即出現了紅色的“化學魔術”四字.該同學所用的兩種無色液體可能是( )
A.NaOH溶液、酚酞溶液 B.CuSO4溶液、NaOH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D.酚酞溶液、“雪碧”飲料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6.如圖所示是一個兩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個物體分別沿AC和BC斜面在拉力作用下從底端勻速運動到C點,所受拉力分別為FA、FB,所做的功分別為WA、WB,則( )
A.FA=FB,WA=WB B.FA<FB,WA=WB C.FA<FB,WA<WB D.FA>FB,WA>WB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7.芯片是電腦、“智能”家電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純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產單質硅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反應:SiO2+2C
Si+2CO↑,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高溫A.分解反應 B.化合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組卷:0難度:0.5 -
8.將相同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分別滴到等質量、顆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種較活潑金屬中,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三種金屬在鹽中化合價均相同)。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h2>
A.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Y>X>Z B.產生氫氣的質量順序為X>Y>Z C.消耗稀鹽酸的質量順序為Z>Y>X D.相對原子質量的順序為Z>Y>X 組卷:71引用:3難度:0.5 -
9.將一支有彈力后蓋的圓珠筆按在桌面上,松開手,會發現圓珠筆將豎直向上跳起。下列是圓珠筆從松手到上升至最高點的過程中有關能量轉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彈性勢能→動能→內能 B.彈性勢能→動能→重力勢能 C.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D.內能→動能→重力勢能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10.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種金屬離子,現用NaOH、Na2CO3、NaCl三種溶液使它們分別沉淀并分離出來,要求每次只加一種溶液,濾出一種沉淀,所加溶液順序正確的是( ?。?/h2>
A.Na2CO3 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 NaOH 組卷:30難度:0.5 -
11.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br />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所用的試劑和方法 A CaO固體 CaCO3固體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再過濾 C CO2氣體 CO氣體 點燃 D H2氣體 HCl氣體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A.A B.B C.C D.D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四、解答題(本題共7小題,6+8+8+6+8+12+7,共55分)
-
32.建造“南昌艦”的特種鋼材需要用富鐵礦石(含鐵量高于50%)來冶煉。研學實踐小組為測出某地赤鐵礦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鐵量,進行實驗;取20g赤鐵礦石樣品,逐漸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實驗相關數據如圖所示(假設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
(1)20g赤鐵礦石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為
(2)該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計算試驗中所用稀鹽酸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4)若赤鐵礦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80%(其他成分不含鐵),600t這樣的赤鐵礦可以煉出含雜質為4%的生鐵多少噸?組卷:24引用:4難度:0.5 -
33.小嘉發現:向碳酸鈉溶液中傾倒稀鹽酸,很快就產生了氣泡: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氣泡產生。查閱資料: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先發生的反應是Na2CO3+HCl═NaCl+NaHCO3;當Na2CO3全部轉化成NaHCO3后,再發生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為此他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一:在廣口瓶中加入1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10.6%的碳酸鈉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緩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觀察到瓶內無明顯現象;
步驟二:繼續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稀鹽酸,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瓶內連續產生氣泡,燒杯中澄清石灰水?。
(2)上述實驗中,加入稀鹽酸多少克后,才開始產生二氧化碳?
(3)向一定量碳酸鈉溶液中無論是傾倒還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完全反應后產生二氧化碳質量是相同的,其本質原因是什么?組卷:81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