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市通州區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3 11:30:2

          一、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根據“內共生起源學說”,線粒體起源于原始真核細胞內共生的原核生物。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6引用:3難度:0.6
          • 2.抑制劑可與酶結合并降低酶的活性。如圖所示,圖表示兩種抑制劑的作用機理,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5難度:0.6
          • 3.下列無法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組卷:14難度:0.7
          • 4.如圖為高等植物葉綠體部分結構示意圖,PSⅡ和PSⅠ系統是由蛋白質和光合色素組成的復合物,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卷:23引用:1難度:0.6
          • 5.圖1為百合(2n=24)減數分離產生花粉的過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過程中某時期示意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卷:41引用:3難度:0.7
          • 6.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癥的表現為B細胞分化障礙,某些抗體缺失,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b)控制的遺傳病,Xb的基因頻率為k,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6
          • 7.D基因是紅耳滑龜雄性性別決定基因,但是其性別往往與孵化期間的溫度高度相關,高于31℃時更易發育成雌性,低于26℃時更易發育成雄性。我國科學家發現了其性別決定機制如圖所示。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二、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題,共70分。

          • 20.CRISPR/Cas9是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在腫瘤治療領域展現出極大的應用前景。
            (1)該技術的原理是由向導RNA按照
             
            原則與目標DNA結合,引導核酸內切酶Cas9對目標DNA進行切制和定向改變(圖1)。

            (2)將Cas9和向導RNA基因導入人體細胞,對突變的
             
            基因進行修復是腫瘤治療的思路。但Cas9基因太大,超過載體的裝載能力,以及缺乏可控性是臨床應用的難點。
            (3)科研人員將Cas9拆成兩個肽段:Cas9N和Cas9C,分開時缺乏核酸酶活性,利用兩種能自發結合的蛋白Coh2和DocS,實現Cas9兩個肽段的拼接,獲得有活性的Cas9。基于以上原理構建轉基因小鼠,圖2所示表達載體①處可選擇
             
            ,②處可選擇
             
            。(選填字母編號)
            A.Cas9N基因
            B.Cas9C基因
            C.完整的Cas9基因
            D.Coh2和DocS融合基因
            E.DocS和Cas9C的融合基因
            F.Coh2和Cas9N的融合基因
            (4)細菌中的S蛋白能被遠紅光激活,釋放信號;放線菌中的D蛋白,接收到該信號后能結合DNA??蒲腥藛T將S蛋白基因、D蛋白和轉錄激活因子(能結合上述啟動子1并激活轉錄)融合基因與基因編輯系統一同導入小鼠(啟動子2不受誘導,持續轉錄)。結合(3)補充“光啟”基因編輯工作系統(FAST)原理:

            (5)科研人員將FAST轉入腫瘤模型小鼠體內,實驗分組如圖3所示(遠紅光照射方法為連續7天每天對腫瘤部位進行4小時照射)。結合上述研究說明FAST比普通CRISPR/Cas9技術的優越之處。

            組卷:67難度:0.5
          • 21.小膠質細胞是腦中的一種神經膠質細胞,具有吞噬功能。科研人員發現,它參與遺忘過程,并對其作用機理進行了研究。
            (1)將小鼠放到電籠中電刺激,進行三周后,當小鼠再進入籠子,就會靜止一段時間,說明建立了
             
            反射。當不再進入電籠后,小鼠的該反射會隨時間推移慢慢消失。
            (2)白喉毒素(DT)可與人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造成細胞死亡??蒲腥藛T將DT受體基因和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融合,加上特定的啟動子導入小鼠受精卵,培育出轉基因小鼠,其小膠質細胞膜上會出現綠色熒光。利用轉基因小鼠進行如下操作:
            ①按照(1)方法建立反射。
            ②將建立上述反射的轉基因小鼠等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每天注射
             
            ,觀察到綠色熒光消失,即說明獲得小膠質細胞被去除的小鼠;對照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③觀察和記錄兩組小鼠靜止的時間占在電籠中總時間的百分比,結果如圖所示,表明
             
            。
            (3)記憶儲存在印跡神經元的突觸中。印跡神經元如果不常被激活,突觸連接就弱,容易遺忘;反之則形成強記憶。為探究其機制,科研人員設計了如下實驗,驗證了“不激活的印跡神經元通過促進小膠質細胞的活動來弱化突觸連接,實現遺忘”,請根據結果完善實驗設計(填+或-),并補充D組柱狀圖:
            實驗分組 實驗動物 處理1 處理2 處理3 35天后將小鼠放入電籠的測試結果
            注射能抑制印跡神經元激活的藥物CNO 注射能特異性清除小膠質細胞的藥物PLX
            A 電刺激后,在藥物(他莫昔芬)誘導下,能在印跡神經元上表達化學物質CNO受體的轉基因小鼠 電刺激小鼠,注射他莫昔芬 - -  
            B
             
             
            C
             
             
            D + +
            注:+表示注射,-表示不注射
            (4)通過熒光標記,科研人員發現位于印跡神經元部位的小膠質細胞溶酶體中存在突觸特異性成分。綜合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小膠質細胞參與遺忘過程的機理。

            組卷:40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