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蘇步青學校七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布:2024/11/13 0:30:2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新冠疫情在全球流行,疫情防控不能松懈。下列出入公共場所查看的信息,不能用來判斷是否需要隔離觀察的是( )
A.體溫是否正常 B.行程碼是否到過高風險地區 C.健康碼是否綠碼 D.是否帶上口罩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2.2020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地震是我國危害最大的地質災害,下列避震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高樓層的人立即乘坐電梯撤離 B.住在低樓層的人立即跑到開闊的地帶 C.房間里的人可躲在桌子底下 D.室外的人迅速遠離高壓電線和陡坡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3.對需測量的科學量進行估測,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好科學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小宇同學對自己身邊相關物理量的估測,明顯不合理的是( )
A.手指甲的寬度約為1mm B.正常人的體溫大約為37℃ C.中學生的體重大約有45kg D.一罐普通的雪碧易拉罐的體積約350毫升 組卷:13引用:5難度:0.5 -
4.正確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測木板長度B.
測液體溫度C.
點燃酒精燈D.
滴管滴加溶液組卷:6引用:2難度:0.5 -
5.下列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魚”,其中真正屬于生物學分類上的魚類是( )
A.
鯊魚B.
鱷魚C.
娃娃魚D.
鯨魚組卷:19引用:3難度:0.5 -
6.下列各項實驗或事實能作為證據的是( )
A.鉛筆沿籃球表面向右移動時筆尖先消失——地球是球體的證據 B.喜馬拉雅山區發現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殼變動的證據 C.兩本書向中間擠壓時中間隆起——板塊碰撞形成山脈的證據 D.切開的熟雞蛋有蛋殼、蛋白和蛋黃——地球內部結構的證據 組卷:37引用:2難度:0.5 -
7.科學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也給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下列事例中給人類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的是( )
A.
機器人掃地B.
雜交水稻問世C.
汽車尾氣排放D.
CT醫療診斷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8.下表是顯微鏡使用過程中要達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操作是( )
選項 目的 操作 A 要調換目鏡 轉動轉換器 B 要增加觀察到的細胞數目 換用高倍鏡 C 要增加視野亮度 將平面鏡換成凹面鏡 D 要對光 調節細準焦螺旋 A.A B.B C.C D.D 組卷:9引用:4難度:0.5 -
9.地形形成原因有的來自于地球內部力量,有的來自于外部力量。下列圖示的地貌中,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是( )
A.
長江三角洲B.
海岸邊的怪石C.
喜馬拉雅山D.
沙漠中的石蘑菇組卷:40引用:4難度:0.5
四、解答題(本題有2小題,第26題6分,第27題8分,共14分)
-
26.新冠疫情一直牽動著國人的心,奧密克戎等變異毒株的出現使得疫情防控形勢更為嚴峻。臺州各地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實戰演練,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
(1)判斷新型冠狀病毒是生物的依據是
A.能遺傳和變異
B.能快速繁殖
C.個體非常微小
D.能使人生病
(2)“核酸檢測”類似于科學探究中的
(3)面對新冠疫情,我們應該
A.合理作息
B.暴飲暴食
C.隨意外出
D.注意衛生組卷:5引用:4難度:0.5 -
27.小科同學自制了一個簡易溫度計,A為一塑料瓶,B為吸管,通過軟木塞與A相連,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內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測出對應水柱高度h,記錄數據如表所示:
(1)這個溫度計的塑料瓶部分相當于常用溫度計的 。
(2)若對應的水柱高為40.3厘米,則此時所對應的溫度大約是 。t/℃ 17 19 21 23 25 27 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
(4)若要提高此溫度計的精確度,對該裝置有何要求?(寫出一點即可)組卷:182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