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華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2章 空氣》2023年單元測試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1*40=40)

          • 1.以下不能證明大氣有大氣壓強的實驗或現象的是(  )

            組卷:61引用:3難度:0.5
          • 2.帶橡皮塞的口服液瓶,其吸管的橫截面是如圖所示的形狀,做成這種形狀的原因是(  )

            組卷:90引用:4難度:0.5
          • 3.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與大氣壓作用無關的是(  )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4.下列生活用品,沒有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

            組卷:25引用:2難度:0.5
          • 5.二氧化碳是我們學習過的一種重要物質,以下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94引用:2難度:0.5
          • 6.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組卷:102引用:3難度:0.5
          • 7.下列有關物質燃燒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258引用:2難度:0.5
          • 8.“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若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小車發生劇烈沖撞后,安全氣囊中會產生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該氣體為(  )

            組卷:85引用:3難度:0.5
          • 9.如圖所示是一種新型滅火球,火災發生時將滅火球滾入火中,滅火球遇明火后自動噴灑干粉,覆蓋在物體表面,實現滅火。該滅火球滅火的主要原理是(  )

            組卷:195引用:4難度:0.5
          •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98引用:3難度:0.5
          • 11.蠟燭(足量)在如圖密閉的集氣瓶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組卷:252引用:3難度:0.5
          • 12.木炭燃燒實驗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63引用:2難度:0.5
          • 13.如圖所示是一種叫“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A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連通,B為密閉的玻璃球,內裝有紅墨水,它能顯示天氣的好壞,隨著環境氣壓的變化,A管內的水位會上升或下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9引用:2難度:0.5
          • 14.小明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了一瓶氧氣,并用該瓶氧氣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的現象。如果小明操作沒有問題,則造成實驗失敗的原因不可能是(  )

            組卷:80引用:3難度:0.5
          • 15.分別將木炭、鐵絲、紅磷、硫粉四種單質放入氧氣中燃燒,其中屬于它們產生的共同現象的是(  )

            組卷:20引用:4難度:0.5
          • 16.篝火晚會時,為使篝火燃燒更旺,可采取的措施是(  )

            組卷:23引用:2難度:0.5
          • 17.如圖為空氣成分示意圖(按體積計算),其中“甲”代表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8.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205引用:3難度:0.5
          • 19.課堂上,老師給同學們做了如下幾個演示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40引用:2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2*9=18)

          • 56.小科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同時完成燃燒條件的探究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裝置中注射器活塞與內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計。查閱資料發現:
            ①當容器內的氧氣濃度低于一定值時,白磷無法繼續與氧氣反應。
            ②“暖寶寶”能耗盡容器中少量的氧氣。
            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
             

            步驟2:將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燒匙放入空集氣瓶中,塞緊塞子,白磷不燃燒
            步驟3:打開集氣瓶塞子,往瓶中倒滿80℃的熱水,并塞緊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燒;
            步驟4:打開K1和K2,通過注射器從b管抽水,當注射器中水量達到V1毫升時,瓶中液
            面低于燃燒匙底部,此時立即關閉K1、K2,發現瓶中白磷燃燒;
            步驟5:待整個裝置冷卻至室溫時,打開K2,發現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請補充步驟1
             

            (2)步驟
             
            進行對照,說明白磷燃燒需要的條件是充足的氧氣;
            (3)該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
             
            。(用V1、V2來表示)
            (4)小科多次重復上述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遠大于21%,原因是
             

            組卷:778引用:9難度:0.5
          • 57.探究一:某同學發現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含量約占40%的空氣樣品中就能復燃,那么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第一組實驗:取5只集氣瓶,編號為①、②、③、④、⑤,分別裝入其總容積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恰好把5只集氣瓶中的水排去。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①~⑤號瓶中,記錄實驗現象。
            小亮同學在前一組實驗的基礎上又做了第二組和第三組實驗,并進行了記錄。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集氣瓶編號
            收集的O2占集氣瓶的體積分數(%)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帶火星木條的狀況 微亮 很亮 復燃 復燃 很亮 很亮 復燃 復燃 復燃 很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收集的氧氣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時集氣瓶中氧氣分數約為
             
            %(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2)用帶火星的木條直接檢驗雙氧水受熱分解產生的氧氣時,往往難以復燃,這是因為在加熱生成氧氣的同時產生大量水蒸氣所致,此時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1所示。若只考慮氧氣的體積分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欲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應將加熱雙氧水的最高溫度控制在大約
             
            ℃。某同學改用如圖2裝置后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其原因是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