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2章 空氣》2023年單元測試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1*40=40)
-
1.以下不能證明大氣有大氣壓強的實驗或現象的是( )
A.向氣球吹氣,氣球漲大了 B.用吸管吸紙盒中的飲料,紙盒會變癟 C.馬德堡半球實驗 D.塑料吸盤緊緊“吸”在瓷磚上 組卷:61引用:3難度:0.5 -
2.帶橡皮塞的口服液瓶,其吸管的橫截面是如圖所示的形狀,做成這種形狀的原因是( )
A.與眾不同 B.增大嘴唇與吸管的摩擦 C.增大吸管的機械強度 D.讓空氣順暢地進入瓶內 組卷:90引用:4難度:0.5 -
3.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與大氣壓作用無關的是( )
A.圖甲中紙片托住了一杯水 B.圖乙中塑料吸盤被緊壓在平滑的墻上 C.圖丙中用塑料吸管吸飲料 D.圖丁中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時血液會自動流入試管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4.下列生活用品,沒有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
A.注射器注射藥液 B.吸塵器 C.離心式水泵 D.滴管吸液體 組卷:25引用:2難度:0.5 -
5.二氧化碳是我們學習過的一種重要物質,以下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工降雨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B.二氧化碳難溶于水 C.二氧化碳的固體可以用作制冷劑 D.泡沫滅火器能噴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適合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火災 組卷:94引用:2難度:0.5 -
6.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在山林中遇火災時,應向順風方向奔跑,脫離火災區 B.室內起火,不要急于打開門窗 C.所處煙霧較濃時,應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并盡量貼近地面逃離 D.廚房燃氣泄漏,不要立即打開抽油煙機 組卷:102引用:3難度:0.5 -
7.下列有關物質燃燒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B.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碳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光,生成大量白霧 組卷:258引用:2難度:0.5 -
8.“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若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小車發生劇烈沖撞后,安全氣囊中會產生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該氣體為(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 組卷:85引用:3難度:0.5 -
9.如圖所示是一種新型滅火球,火災發生時將滅火球滾入火中,滅火球遇明火后自動噴灑干粉,覆蓋在物體表面,實現滅火。該滅火球滅火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溫度 C.隔絕助燃劑 D.降低可燃物著火點 組卷:195引用:4難度:0.5 -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氮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故常用作保護氣,冷凍劑,炸藥制作等 B.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是根據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一樣,屬于分解反應 D.蒸餾水不能養魚是因為其中幾乎不含氧元素,而氧氣和液氧的化學性質是一樣的 組卷:198引用:3難度:0.5 -
11.蠟燭(足量)在如圖密閉的集氣瓶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蠟燭燃燒前瓶內只有氧氣 B.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C.過程中瓶內物質總質量不斷減少 D.蠟燭熄滅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組卷:252引用:3難度:0.5 -
12.木炭燃燒實驗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中木炭發出耀眼的白光 B.②中操作是將木炭迅速插入集氣瓶底部 C.③中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 D.對比①②現象可證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組卷:163引用:2難度:0.5 -
13.如圖所示是一種叫“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A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連通,B為密閉的玻璃球,內裝有紅墨水,它能顯示天氣的好壞,隨著環境氣壓的變化,A管內的水位會上升或下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天氣預報瓶是利用天氣和大氣壓的關系進行預報的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時,顯示內外氣壓一致 C.A管液面明顯上升時,往往轉為晴朗天氣 D.B球內裝較多紅墨水,可以減少瓶內溫度變化造成的干擾 組卷:109引用:2難度:0.5 -
14.小明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了一瓶氧氣,并用該瓶氧氣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的現象。如果小明操作沒有問題,則造成實驗失敗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所用鐵絲太粗 B.收集到的氧氣太少,純度太低 C.鐵絲的溫度未達到著火點 D.集氣瓶底部沒有預先鋪一薄層細砂 組卷:80引用:3難度:0.5 -
15.分別將木炭、鐵絲、紅磷、硫粉四種單質放入氧氣中燃燒,其中屬于它們產生的共同現象的是( )
A.有氣體生成 B.發出明亮的白光 C.放出熱量 D.火星四射 組卷:20引用:4難度:0.5 -
16.篝火晚會時,為使篝火燃燒更旺,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把木柴壓緊一些 B.降低柴火周圍的溫度 C.把柴火架空一些 D.設法降低柴火的著火點 組卷:23引用:2難度:0.5 -
17.如圖為空氣成分示意圖(按體積計算),其中“甲”代表的是( )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8.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試管內的細沙可防止試管炸裂 B.膠頭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不同 C.若白磷的量不足,則所測O2的體積分數會偏高 D.若注射器中20mL水最終剩余10mL,則所測O2的體積分數約為20% 組卷:205引用:3難度:0.5 -
19.課堂上,老師給同學們做了如下幾個演示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實驗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圖乙實驗可觀察到液體由紫色變紅色 C.圖丙實驗塑料瓶變癟是由于CO2能溶于水 D.圖丁實驗說明了氧氣具有可燃性 組卷:40引用:2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2*9=18)
-
56.小科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同時完成燃燒條件的探究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裝置中注射器活塞與內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計。查閱資料發現:
①當容器內的氧氣濃度低于一定值時,白磷無法繼續與氧氣反應。
②“暖寶寶”能耗盡容器中少量的氧氣。
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
步驟2:將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燒匙放入空集氣瓶中,塞緊塞子,白磷不燃燒
步驟3:打開集氣瓶塞子,往瓶中倒滿80℃的熱水,并塞緊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燒;
步驟4:打開K1和K2,通過注射器從b管抽水,當注射器中水量達到V1毫升時,瓶中液
面低于燃燒匙底部,此時立即關閉K1、K2,發現瓶中白磷燃燒;
步驟5:待整個裝置冷卻至室溫時,打開K2,發現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請補充步驟1
(2)步驟
(3)該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
(4)小科多次重復上述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遠大于21%,原因是組卷:778引用:9難度:0.5 -
57.探究一:某同學發現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含量約占40%的空氣樣品中就能復燃,那么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第一組實驗:取5只集氣瓶,編號為①、②、③、④、⑤,分別裝入其總容積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恰好把5只集氣瓶中的水排去。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①~⑤號瓶中,記錄實驗現象。
小亮同學在前一組實驗的基礎上又做了第二組和第三組實驗,并進行了記錄。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集氣瓶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O2占集氣瓶的體積分數(%)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帶火星木條的狀況 微亮 亮 很亮 復燃 復燃 很亮 很亮 復燃 復燃 復燃 很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收集的氧氣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時集氣瓶中氧氣分數約為
(2)用帶火星的木條直接檢驗雙氧水受熱分解產生的氧氣時,往往難以復燃,這是因為在加熱生成氧氣的同時產生大量水蒸氣所致,此時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1所示。若只考慮氧氣的體積分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欲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應將加熱雙氧水的最高溫度控制在大約組卷:18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