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 式微》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過關】

          • 1.
             
            》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約500年間的305篇詩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稱為《詩》、或《詩三百》。后來被尊為儒家的“五經”之一。

            組卷:58引用:2難度:0.8
          • 2.借助《式微》課下注釋或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1)《式微》:
             

            (2)式微:
             

            (3)式:
             

            (4)微:
             

            (5)邶風:
             

            (6)胡:
             

            (7)微:
             

            (8)君:
             

            (9)中露:
             

            (10)微君之躬:
             

            組卷:47引用:1難度:0.8

          二、【實戰過關】

          • 3.記憶型默寫:
            (1)
             
            ,胡不歸?,胡為乎中露?
            (2)式微式微,胡不歸?
             
             

            組卷:300引用:1難度:0.8
          • 4.理解型默寫:
            (1)《詩經?式微》中,反復詠“
             
             
            ”。并通過質問式的回答表達控訴,不言怨而怨自深。
            (2)《詩經》中常以反問表情達意,使得情感抒發痛快淋漓。《式微》中“
             
             
            ”,這一反問表達了苦于勞役的人對統治者的憤懣之情。
            (3)讀《式微》,我們同情于人民的辛苦:“微君之躬,
             
            ?”

            組卷:662引用:1難度:0.8

          三、課內詩歌鑒賞

          • 5.式 微《詩經?邶風》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歌的主旨。
            (2)這首詩以設問強化語言效果,請具體說明。

            組卷:339引用:6難度:0.7
          • 6.詩歌鑒賞,回答問題。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注釋:①式:語氣助詞,沒有實義。微:幽暗不明。②胡:為什么。③微:非,不是。故:為了某事。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式微式微,胡不歸?”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結合詩意簡要分析。
            (2)這首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組卷:77引用:4難度:0.7
          • 7.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小題。
            式微
            《詩經?邶風》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式微》“語淺意深,中藏無限義理”,深刻反映了社會現實。
            B.這首詩的用詠嘆的方式、質問的語氣,直抒胸臆,是一首勞役者的悲歌。
            C.全詩刻畫了兩個場景,在露水中勞作,在泥地里勞作,將勞動人民的勤勞表現得淋漓盡致。
            D.詩歌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緊接著交代原因,上下兩章變換兩處文字,在巧妙的變換中抒發質樸率真的情感。
            (2)這首詩內容單純,但抒發的情感卻很強烈,請從用詞或修辭角度來賞析。

            組卷:105引用:2難度:0.6
          • 8.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式微
            《詩經?鄴風》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1)在藝術上,這首詩有個明顯的特點,各句都用同一種修辭手法表達情感,請說出這種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2)這首詩表達了勞動人民什么樣的情感?

            組卷:74引用:1難度:0.6

          五、詩歌對比鑒賞

          • 23.閱讀古詩,完成各題。
            【甲】渭川①田家
             唐   王維
            斜陽照墟落②,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③麥苗秀,蠶眠④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注釋】①渭川:渭水源于甘肅鳥鼠山,經陜西,流入黃河。②墟落:村莊。
            ③雉雊:zhì gòu,野雞鳴叫。④蠶眠:蠶蛻皮時,不食不動,像睡眠一樣。
            【乙】式  微《詩經?邶風》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結合詩歌內容,分析王維詩中“歸”字與《式微》中“歸”字意蘊有何不同?

            組卷:101引用:3難度:0.7
          • 24.【甲】渭川田家
            [唐]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注釋】①雉雊(gòu):野雞鳴叫。②《詩經》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之句,表歸隱之意。
            【乙】
            王維傳
                  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昆仲宦游兩都,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寧王、薛王,待之如師友。維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得宋之問藍田別墅,在輞口。輞水周于舍下,別漲竹洲花塢。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嘗聚其田園所為詩,號《輞川集》.在京師,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乾元二年七月卒。臨終之際,以縉在鳳翔,忽索筆作別縉書。又與平生親故作別書數幅,多敦厲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筆而絕。
            (節選自《舊唐書》)
            【注釋】①昆仲:指兄弟倆。②玄談:對佛教義理的闡述。③縉:王縉,王維之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維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
             

            ②不文彩
             

            飯十數名僧
             

            ④舍筆而
             

            (2)用“/”給文中畫線文字斷句。(限斷二處)
            妻 亡 不 再 娶 三 十 年 孤 居 一 室 屏 絕 塵 累。
            (3)下列詩句中與“斜陽照墟落”所蘊涵的意境相似的一項
             

            A.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B.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C.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D.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4)有人說“歸隱”是王維一直想要追求的人生方向,你贊同這個觀點嗎?請結合詩文加以簡析。

            組卷:103引用:3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