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二中高一(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8/4 8:0:9
一、單選題(共16題,每題2分,共32分)
-
1.同位素示蹤技術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實驗技術,如果用32P和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在圖中被標記的部位分別是( )
A.①、④ B.③、⑤ C.①、⑤ D.②、④ 組卷:2引用:4難度:0.7 -
2.“結構與功能觀”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其內涵是“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功能的實現一般依賴于特定的結構”。下列敘述不符合該觀點的是( )
A.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有利于將細胞內外水環境隔開 B.葉肉細胞葉綠體內膜向內堆疊形成基粒,增加生物膜面積,有利于光合作用有關酶和色素的附著 C.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細胞器,有利于為血紅蛋白騰出空間,運輸氧氣 D.溶酶體膜蛋白質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自身被酶水解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B.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核酸是遺傳信息的主要攜帶者 C.必需氨基酸的種類與含量可以做為食物中蛋白質成分的營養價值的評價標準 D.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無機鹽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4.下列關于病毒、細胞的成分、結構及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
①有核糖體的細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②沒有線粒體的細胞一定是原核細胞
③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一定含有葉綠體
④植物細胞內的色素均能參與光合作用
⑤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中都含有RNA和蛋白質
⑥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蛋白質和RNA自由進出
⑦與其他細胞相比,動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⑧高倍顯微鏡下可看到線粒體外膜、內膜及內膜向內折疊成的嵴
⑨可以通過分析核酸的元素組成可確定某病毒是RNA病毒或者DNA病毒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5.2022年6月23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科研人員在位于加勒比海的法屬瓜德羅普島一處紅樹林中發現了一種新的附著在落葉上的巨型細菌。這種細菌單體最大可達2厘米,堪稱“細菌中的珠穆朗瑪峰”,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華麗硫珠菌,該細菌能夠從CO2中獲取“食物”。下列關于華麗硫珠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華麗硫珠菌和葉肉細胞兩者的遺傳物質徹底水解的產物相同 B.華麗硫珠菌和葉肉細胞中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場所均為核糖體 C.華麗硫珠菌能從CO2中獲取“食物”,說明其能在葉綠體上進行光合作用 D.細菌只能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而新發現的這種細菌正在顛覆這一觀念 組卷:81引用:13難度:0.8 -
6.某實驗小組學生用不同試劑檢測甲,乙和丙三種物質,實驗結果如表(Y表示有顏色變化,N表示無顏色變化)。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斐林試劑 雙縮脲試劑 蘇丹Ⅲ染液 甲 Y N N 乙 N Y N 丙 N N Y A.一般來說,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細胞干重中最多的物質均為乙 B.斐林試劑在鑒定時需水浴加熱,產生磚紅色沉淀說明甲為葡萄糖 C.若實驗室缺少雙縮脲試劑A液,可通過斐林試劑甲液經清水稀釋配制 D.物質丙為脂肪,在用蘇丹Ⅲ染液進行檢測時需用95%的酒精洗去浮色 組卷:63引用:6難度:0.7 -
7.如表為在同一低溫脅迫下,4個不同抗寒等級的女貞植物枝條中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等級 總含水量(%) 自由水含量(%) 結合水含量(%) 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 0級 51.6 30.3 21.3 1.42 Ⅰ級 52.5 33.1 19.4 1.71 Ⅱ級 51.0 35.6 15.4 2.31 Ⅲ級 51.4 37.8 13.6 2.78 A.不同等級枝條的抗寒性順序為Ⅲ級>Ⅱ級>Ⅰ級 B.女貞枝條總含水量可以通過烘箱來實現測定 C.結合水在低溫狀態下易結冰,導致細胞脫水死亡 D.不同等級的枝條中總含水量和自由水都有顯著的差異 組卷:5引用:5難度:0.5 -
8.生長激素是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蛋白質,由一條191個氨基酸組成的肽鏈構成,在人體生長發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若生長激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1028,用蛋白酶E處理后,得到四種較短肽鏈,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大約為8000、5000、2000、1000。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構成生長激素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 B.酶E將生長激素水解為4條多肽鏈 C.酶E將生長激素水解的過程至少需要消耗4個水分子 D.生長激素水解后其生理功能喪失 組卷:52引用:2難度:0.7
三、非選擇題
-
24.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其合成及運輸過程如下:游離核糖體最初合成的多肽,主要是一段具有23個氨基酸殘基的信號(肽)序列,該序列被位于細胞質基質中的信號識別顆粒(SRP)識別并結合,此時蛋白質合成暫時中止;SRP引導核糖體附著于內質網上,繼續蛋白質的合成(如圖1所示);在內質網中產生具有109個氨基酸殘基的前胰島素原,內質網腔中的信號肽酶切除其信號肽部分,產生胰島素原;胰島素原隨內質網出芽產生的囊泡進入到高爾基體,并被其腔中的蛋白酶將其中間的一段(C肽)脫去,最終生成由A、B鏈組成的具有51個氨基酸殘基的胰島素(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胰島素的合成和運輸與多種細胞結構相關。與此過程中,膜面積先增大后減小的細胞器為
(2)合成前胰島素原時,產物水中的氫元素來自氨基酸中的
(3)據題干信息可知,C肽中具有
(4)科學家分離出胰島B細胞中的各種物質和結構,在體外進行如下4組實驗,每組添加的成分及合成的產物如下表所示,X、Y表示缺失的信息。請推測,細胞結構X為編碼前胰島素原的mRNA X SRP 內質網 高爾基體 實驗產物 1組 + + - - - 前胰島素原 2組 + + + - - 合成信號肽后,很快就停止延伸 3組 + + + + - Y 4組 + + + + + 胰島素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5.為研究核質之間的物質交流,科學家利用變形蟲做了如下實驗:
步驟一:將正常生活沒有分裂活動的變形蟲(單細胞動物)隨機分為三組,每組有若干變形蟲。
A組:用含32P標記的尿嘧啶核苷酸食物飼喂變形蟲;
B組:將變形蟲的細胞核去掉;
C組:不作處理。
步驟二:用放射自顯影技術檢測到A組每只變形蟲的細胞核中出現放射性后,將細胞核移植到B、C兩組的變形蟲細胞內。
步驟三:一段時間后檢測B、C兩組的放射性,結果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發現,A組每只變形蟲的細胞核中出現大分子X物質,且具有放射性,X物質最可能是
(2)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最合理的是
A.實驗結果B組細胞質比C組細胞質放射性強的原因是細胞核大
B.放射性元素標記的核苷酸會進入細胞核,標記上所有的核酸分子
C.X物質可能在細胞核被合成,原料有放射性,從而核有放射性
D.C組細胞質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細胞膜吸收了含32P標記的尿嘧啶核苷酸
(3)根據步驟三中的實驗結果,將下列表格填寫完整:檢測結果 實驗結論 B組細胞質中出現放射性 ① ②
③X物質不能從細胞質進入細胞核 組卷:11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