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22課 《孟子》二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2021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問題。
            (甲)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下列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h2>

            組卷:134引用:3難度:0.5

          二、對比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各題。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上①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蔽赫髟唬骸皟韧庵伟?,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司馬光《資治通鑒》【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儻:倘若。
            (1)下列對句中加下劃線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筋骨 勞:使…勞累
            B.人 恒:常常
            C.出則無國外患 敵:敵人
            D.自古所希 誠:的確、確實
            (2)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
            A.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
            B.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
            C.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
            D.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
            (3)下列對文本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列舉六位歷史名人的事例,說明成就大業者都曾經過一番艱苦磨煉。
            B.乙文運用比喻,以治病喻治國,說明國家雖然強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謹慎。
            C.甲文告訴我們憂愁禍患能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會導致頹廢衰亡。
            D.乙文唐太宗身處太平盛世、居安思危,這讓大臣魏征感到十分欣慰。
            (4)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

            組卷:39引用:2難度:0.6
          • 3.比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上問侍臣:“創業與守成難?”房玄齡曰:“草昧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業難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上曰:“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烛溕萆诟毁F,禍亂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br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有刪改)[注釋]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味:蒙昧、模糊不定的狀態。④忽:不注意,不重視。
            (1)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百里奚舉于
             

            ②人恒
             

            ③創業與守成
             

            ④征與吾共天下
             

            (2)下列句子中,朗讀停頓標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B.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C.莫不/得之于艱難
            D.玄齡與吾/共取天下
            (3)請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①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②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
            (4)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國思想與孟子有何相似之處?請結合選文簡要分析。

            組卷:40引用:1難度:0.5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上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倘遽(jù)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魏征曰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選自《資治通鑒》)(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行亂其所為
             

            ②困于心,于慮
             

            ③唯不終
             

            自古所希
             

            (2)下列對文中畫橫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魏征曰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B.魏征曰/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C.魏征曰/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D.魏征曰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3)請翻譯下列句子。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
            (4)結合甲、乙兩文,說說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钡脑?。

            組卷:25引用:2難度:0.5
          • 5.文言文比較閱讀。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昔在貞觀之初,側身勵行,謙以受物。蓋聞善必改,時有小過,引納忠規,每聽直言,喜形顏色。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辭。自頃年海內無虞,遠夷懾服,志意盈滿,事異厥初。高談疾邪,而喜聞順旨之說;空論忠讜,而不悅逆耳之言。私嬖之徑漸開,至公之道日塞,往來行路,咸知之矣。邦之興衰,實由斯道。為人上者,可不勉乎?
            ——節選《貞觀要政?卷五》(注釋)①讜:正直。②私嬖:私心貪欲。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人恒
             

            不悅逆耳之言
             

            (2)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B.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C.私嬖之徑/漸開
            D.而/喜聞順旨/之說
            (3)用現代漢語翻譯乙文中畫線的句子。
            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辭。
            (4)兩文都談到國家興亡:(甲)文提到國家要長盛不衰,就需要有“
             
            ”“
             
            ”;(乙)文提到要國家興旺,君王要能“
             
             
            ?!?br />(5)(甲)(乙)兩文在內容上有很多相通之處,請選擇一點結合內容具體談談。

            組卷:52引用:1難度:0.5
          •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上問侍臣:“創業與守成孰難?”房玄齡曰:“草昧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業難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鄙显唬骸靶g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烛溕萆诟毁F,禍亂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有刪改)[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狀態。④忽:不注意,不重視。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舜于畎畝之中
             

            ②人則無法家
             

            ③創業與守成
             

            不得之于艱難
             

            (2)選出下列加點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
             

            A.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知守成之難
            B.傅說舉于版筑 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
            C.國恒 亦死
            D.征與吾共天下 求其能千里也
            (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②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
            (4)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國思想與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處,請結合選文簡要分析。

            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7.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問題。
                  (一)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節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二)越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稽之恥邪?”(終滅吳)
            (節選自《史記》)【注】①句踐:即勾踐。春秋時越國國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吳王夫差大敗于會稽,被俘,釋放回國后,臥薪嘗膽,發憤圖強,于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②焦思:焦慮思考。③膽:即膽囊,膽汁極苦。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困于心,衡于慮,而后
             
            ②人恒,然后能改
             
            ③征于色,發于聲,而后
             
            ④入則無法家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②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3)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4)勾踐滅吳的故事,印證了孟子的哪些說法?現在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說法是否還有現實意義?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8.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各題。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上問侍臣:“創業與守成孰難?”房玄齡曰:“草昧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業難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鄙显唬骸靶g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br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狀態。④忽:不注意,不重視。
            (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傅說于板筑之間
             

            創業與守成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
            (3)從(乙)文看,唐太宗的治國思想與孟子有相似之處,請結合選文簡要分析。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9.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異寶(節選)??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人畏鬼,而越人信機??砷L有者,其唯此也?!睂O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叔之知,知以不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注釋】①寢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荊:楚國的別稱。③機:迷信鬼神和災祥。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百里奚舉于
             

            ②行拂其所為
             

            于慮
             

            ④王封我矣
             

            ⑤而子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②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
            (3)文章開頭列舉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什么好處?
            (4)【乙】文中孫叔敖之子“請寢之丘”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結合【甲】文進行解釋。

            組卷:56引用:2難度:0.5
          • 10.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列各題。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乙】貞觀九年,太宗謂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選自《治國安民》)【注】①本根:本,樹干;根,樹根。比喻國家的基礎和根本。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舜于畎畝之中
             

            ②而死于樂也
             

            ③人恒
             

            益其所不能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3)文段甲中孟子一連列舉六位歷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4)結合語段乙,用自己的話說說唐太宗的治國之道與語段甲中孟子的治國之道有什么不同?

            組卷:38引用:2難度:0.7
          • 11.閱讀下面兩段文段,完成下列小題。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上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魏征曰:“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居安思?!罚?/bdo>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儻:倘若。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管夷吾舉于 士:獄官
            B.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病 雖:雖然
            D.四夷俱 服:臣服,服從。
            (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行亂其所為 入則無法家
            B.后知生于憂患 朕日慎一日
            C.所動心忍性 臣不為喜
            D.天將降大任 欲數聞卿輩諫爭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圍繞客觀環境與個人和國家命運的關系,闡述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深刻道理。
            B.甲文告訴我們憂愁禍患能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會導致頹廢衰亡。乙文唐太宗雖身處太平盛世,但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為可貴、可喜。
            C.甲文連用六個排比,舉事實說明人只有出身貧賤,經受艱苦磨煉后,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業。
            D.乙文運用比喻,用治病來比喻治國,說明國家雖然強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謹慎,居安思危。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②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
            (5)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

            組卷:25引用:1難度:0.3
          • 12.閱讀下面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上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猶宜將護。儻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br />      魏徵曰:“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br />(注釋)①“儻”同“倘”。②遽[jù]立即,馬上。
            (1)解釋加點實詞。
            ①管夷吾于士
             

            于慮
             

            ③四夷
             

            自古所希
             

            (2)標出下面句子朗讀停頓。(標兩處)
            故 天 將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3)翻譯下列句子。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②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
            (4)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
             

            A.猶將護 牡丹之愛乎眾矣
            B.七里之 相扶將
            C.爾敢輕吾射 今中國幸
            D.病 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5)結合甲文觀點說說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的原因。

            組卷:24難度:0.5

          五、課內閱讀

          • 36.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傅說于版筑之間
             

            ②必先其心志
             

            ③征于色,發于聲,而后
             

            (2)短文開頭連用六個事例,在內容和表達效果上分別有什么作用?

            組卷:17難度:0.8
          • 37.閱讀下面詩文,完成各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本文選自
             
            (時期)的大儒孟子寫的《孟子》。
            (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空乏其身(財資缺乏)
            B.而后(奮起。這里指有所作為)
            C.而后(表達)
            D.出則無國外患者(匹敵、相當)
            (3)本文開篇介紹了中國歷史上六位圣君賢相的出身。結合全文來看,作者這樣寫意在說明什么道理?
            (4)文中作者從思想、生活、行為等方面列舉了承載“天降大任”的人所遇到的磨難。在作者看來,這些“磨難”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怎樣的作用?(用自己的話回答)
            (5)對于治理國家,孟子認為“內”要有“拂士”,“外”要有“敵國”,只有這樣,國家才不至滅亡。你同意孟子的這個觀點嗎?結合你的生活經驗,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組卷:30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