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北京市101中學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9/28 7:0:2
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下列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要求的。
-
1.下列關于人體組織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運動時,丙酮酸轉化成乳酸的過程發生在組織液中 B.血漿中的葡萄糖可以通過組織液進入骨骼肌細胞 C.肝細胞呼吸代謝產生的CO2可以進入組織液中 D.組織液中的O2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組織細胞中 組卷:199引用:89難度:0.6 -
2.一次性過量飲水會造成人體細胞腫脹,功能受損。可用靜脈滴注高濃度鹽水(1.8% NaCl溶液)對患者進行治療。其原理是( )
A.升高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 B.促進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細胞內液的離子濃度 D.減少細胞外液液體總量 組卷:295引用:102難度:0.9 -
3.當人體失水過多時,不會發生的生理變化是( )
A.血漿滲透壓升高 B.下丘腦產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4.神經組織局部電鏡照片如圖。下列有關突觸的結構及神經元間信息傳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神經沖動傳導至軸突末梢,可引起1與突觸前膜融合 B.1中的神經遞質釋放后可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 C.2所示的細胞器可以為神經元間的信息傳遞供能 D.2所在的神經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經元傳來的信息 組卷:248引用:7難度:0.5 -
5.人通過學習獲得各種條件反射,這有效提高了對復雜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下列屬于條件反射的是( )
A.食物進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 B.司機看見紅色交通信號燈踩剎車 C.打籃球時運動員大汗淋漓 D.新生兒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 組卷:328引用:13難度:0.8 -
6.食欲肽是下丘腦中某些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它作用于覺醒中樞的神經元,使人保持清醒狀態。臨床使用的藥物M與食欲肽競爭突觸后膜上的受體,但不發揮食欲肽的作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觸后膜釋放 B.食欲肽通過進入突觸后神經元發揮作用 C.食欲肽分泌過量機體可能出現嗜睡癥狀 D.藥物M可能有助于促進睡眠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7.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將受孕7天的大鼠按下表隨機分組進行實驗,結果如下。
處理
檢測項目對照組 連續9天給予海洛因 低劑量組 中劑量組 高劑量組 活胚胎數/胚胎總數(%) 100 76 65 55 腦畸形胚胎數/活胚胎數(%) 0 33 55 79 腦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μg?L-1) 6.7 7.5 10.0 12.5 A.低劑量海洛因即可嚴重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 B.海洛因促進Bax含量提高會導致腦細胞凋亡 C.對照組胚胎的發育過程中不會出現細胞凋亡 D.結果提示孕婦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礙的風險 組卷:214引用:13難度:0.7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70分)
-
20.癌癥是當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員利用與癌細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進行了抗腫瘤的免疫學研究。
(1)癌細胞具有無限
(2)研究人員進行的系列實驗如下:
免疫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懸液,連續4周;
空白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緩沖液,連續4周。
實驗一:取免疫組和空白組小鼠的血清分別與iPSC、DB7(一種癌細胞)和MEF(一種正常體細胞)混合,檢測三種細胞與血清中抗體的結合率,結果見下表。細胞
細胞與抗體的結合率(%)
血清iPSC DB7 MEF 免疫組 77 82 8 空白組 10 8 9
②表中DB7和iPSC與免疫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檢測數據無明顯差異,說明DB7有
③綜合表中全部數據,實驗結果表明
實驗二:給免疫組和空白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腫瘤。隨后空白組小鼠腫瘤體積逐漸增大,免疫組小鼠腫瘤體積逐漸縮小。由此推測:iPSC還能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腫瘤的
(3)研究人員另取小鼠進行實驗,驗證了上述推測。如圖為實驗組的實驗過程及結果示意圖。請在如圖中選擇A或B填入④處,從C~F中選擇字母填入①~③處。①
(4)該系列研究潛在的應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組卷:26引用:4難度:0.6 -
21.長期肥胖易誘發胰島素抵抗(即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而無法有效降血糖),進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胰島素抵抗產生的分子機制已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
(1)人體內有多種激素參與血糖調節。胰島素是唯一能夠降低血糖濃度的激素,而能夠提高血糖濃度的相關激素有
(2)圖1顯示,當胰島素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特異性結合后,受體胞內部分的相關位點發生磷酸化水平的改變,進而激活胞內信號通路,實現降血糖效應。據圖1分析,下列哪些情況可能會引起胰島素抵抗
A.胰島素分泌不足
B.胰島素受體異常
C.GLUT4合成受阻
D.含GLUT4的囊泡與膜融合受阻
(3)內質網膜上的酶D催化甘油二酯合成甘油三酯(脂肪)。研究表明其與肥胖產生的胰島素抵抗有關。研究者利用酶D含量降低50%的突變小鼠A并進行實驗一,結果見表1。
表1 正常飲食條件下,兩組小鼠的相關指標實驗一 實驗小鼠 Y位點磷酸化相對水平 T位點磷酸化相對水平 高胰島素環境干細胞吸糖率 對照組 正常小鼠 a b 78% 實驗組 突變小鼠A 0.4a 1.7b 30%
(4)資料顯示,細胞膜上的酶P可改變胰島素受體胞內部分的磷酸化水平,而改變其活性。研究者利用酶P含量降低70%的突變小鼠B進行實驗二,結果見表2。
表2 高脂飲食條件下,檢測兩組小鼠的相關指標實驗二 實驗小鼠 Y位點磷酸化相對水平 T位點磷酸化相對水平 高胰島素環境干細胞吸糖率 對照組 正常小鼠 a1 b1 18% 實驗組 突變小鼠B 3.2a1 0.1b1 60%
②結合(3)推測,a與a1,b與b1的大小關系為
(5)研究者進一步探究了甘油二酯與酶P誘發胰島素抵抗的關系。
①利用酶D和酶P含量都降低的雙突變鼠C進行實驗。正常飲食條件下,檢測其高胰島素環境肝細胞吸糖率與實驗二中
②分別提取實驗一兩組小鼠肝細胞,通過蛋白質電泳檢測細胞不同部位酶P的含量(電泳條帶顏色越深,蛋白質含量越高),結果如圖2。根據電泳結果推測,甘油二酯可以
(6)綜合以上研究得出,長期肥胖會使甘油二酯積累,組卷:45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