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開元中學九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60分)
-
1.下列哪種化肥可以同時促使農(nóng)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莖稈粗壯、增強抗病蟲害能力( )
A.NH4Cl B.KNO3 C.Ca(H2PO4)2 D.K2CO3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2.用一種試劑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種溶液區(qū)別開,這種試劑是( )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3.下列事實與相應化學方程式書寫均正確的是( )
A.鑒別稀硫酸和稀鹽酸一般可用AgNO3溶液:AgNO3+HCl=AgCl↓+HNO3 B.金屬鋁的表面易生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4Al+3O2=2Al2O3 C.工業(yè)煉鐵常采用CO作為還原劑:Fe2O3+3C 2Fe+3CO2點燃D.使用Ca(OH)2治療胃酸過多癥:Ca(OH)2+2HCl=CaCl2+2H2O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4.下列物質(zhì)的變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實現(xiàn)的是( )
A.CaCO3→CO2 B.Zn→ZnSO4 C.CuO→CuCl2 D.KOH→KCl 組卷:195引用:10難度:0.5 -
5.“跳遠”是一項常見的體育運動。跳遠運動員在比賽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離后才起跳,這樣做是為了( )
A.增大了跳遠運動員的慣性 B.減小了跳遠運動員的慣性 C.增大了跳遠運動員的動能 D.減小了跳遠運動員的動能 組卷:37引用:1難度:0.5 -
6.某金屬加工廠生產(chǎn)過程中的廢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銀和硝酸銅,為回收利用資源和防止污染,該廠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無沉淀產(chǎn)生,則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也能含有銅 B.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和銅,一定不含鐵 C.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亞鐵,一定沒有硝酸銅 D.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亞鐵,可能含有硝酸銀和硝酸銅 組卷:28引用:1難度:0.5 -
7.某氣體可能含有水蒸氣、CO、H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確定其成分,最佳的實驗方案是將氣體依次通過裝置(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丙 D.丙、甲、丙、乙 組卷:42引用:11難度:0.5 -
8.下列物質(zhì)的轉(zhuǎn)變,不能一步實現(xiàn)的是( )
A.KCl→KNO3 B.AgNO3→Fe(NO3)2 C.SO2→Na2SO4 D.H2→Cu 組卷:37引用:2難度:0.5 -
9.關(guān)于功和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力越大,對物體做功越多 B.力對物體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舉重運動員從地面將杠鈴舉起,運動員對杠鈴做了功 D.吊車吊著重物體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一段距離,拉力對重物做了功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10.如圖所示,不計滑輪重及摩擦,分別用力F1、F2勻速提升同一重物,若力F1、F2在相等時間內(nèi)對物體所做的功相等,則力F1、F2及其功率P1、P2的大小關(guān)系為(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組卷:189引用:6難度:0.5 -
11.使用下列機械(不計機械自重及摩擦)提升重物時,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的是( )
A. B. C. D. 組卷:47引用:2難度:0.5 -
12.如圖是一種切甘蔗用的鍘刀示意圖,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甘蔗放在b點比a點更易被切斷 B.此杠桿受到的阻力是甘蔗對刀刃的壓力 C.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D.此杠桿的支點在手與刀柄接觸的位置 組卷:38引用:2難度:0.5
四、解答題(共5題,共30分)
-
35.國家在建造水立方時用了含鐵11200噸的鋼材,若這些鋼材是通過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得到的,則至少需要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多少噸?
組卷:36引用:3難度:0.5 -
36.某同學稱取13.3g 的NaOH樣品(雜質(zhì)為Na2CO3),加水配成溶液100g,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根據(jù)生成CO2的質(zhì)量測定Na2CO3的質(zhì)量。實驗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與產(chǎn)生CO2氣體的質(zhì)量關(guān)系如圖所示。
(1)求完全反應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多少?
(2)求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假如此反應恰好完全,則生成的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組卷:2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