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8月份)
發布:2024/7/31 8:0:9
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
-
1.如圖是突觸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中①、②、③、④代表分布在不同部位的液體,其中哪一部分直接構成內環境( )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9引用:1難度:0.8 -
2.下列關于神經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腦皮層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動的能力 B.機體內各種反射活動都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 C.大腦皮層S區發生障礙的患者不能聽懂別人講話 D.神經遞質釋放并作用于突觸后膜的過程屬于神經調節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3.關于激素、神經遞質等信號分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一種內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種激素 B.一種信號分子可由多種細胞合成和分泌 C.多種信號分子可協同調控同一生理功能 D.激素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識別細胞膜上的受體 組卷:268引用:13難度:0.7 -
4.如圖是人體部分體液中物質交換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的滲透壓大小主要由Na+、K+等離子的含量決定 B.B中的物質一般通過滲透作用進入血漿 C.C中存在吞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 D.圖中的A、B、C、D共同構成人體內環境 組卷:21引用:3難度:0.8 -
5.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促甲狀腺激素可經血液運輸到靶細胞發揮作用 B.內環境的成分中可以有尿素和神經遞質 C.“空調病”是由環境穩態失調引起的 D.只要血漿的成分穩定,機體就能達到穩態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6.某人進入高原缺氧地區后肺組織間隙液中有蛋白質、紅細胞等成分,被確診為高原性肺水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患者肺部組織液的滲透壓降低,肺部組織液增加 B.患者肺部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肺部組織液減少 C.患者肺部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肺部組織液增加 D.患者肺部組織液的滲透壓降低,肺部組織液減少 組卷:18引用:2難度:0.8 -
7.如圖表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中內容物使b興奮時,興奮部位的膜對Na+通透性減小 B.③一定是一個神經元的樹突膜 C.在a中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信息傳遞需要消耗能量 D.當興奮沿著b神經元傳導時,其膜內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 組卷:6引用:4難度:0.6 -
8.下列有關動物體細胞中線粒體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線粒體是動物細胞中唯一含有基因的細胞器 B.細胞中需要能量的代謝過程都和線粒體密切相關 C.某些激素的含量會影響線粒體的代謝 D.內環境的穩態失調會影響線粒體的代謝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9.如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4種器官或系統。①、②是有關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人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B.Ⅱ內的葡萄糖通過①進入血漿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 D.內環境與Ⅰ交換氣體只須通過肺泡壁即可完成 組卷:2引用:6難度:0.9 -
10.人腦內有一種“沉默突觸”,具有突觸結構,但不能傳遞信息。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Na+內流需要細胞呼吸提供能量 B.“沉默”的原因可能是突觸后膜缺乏相應的受體 C.“沉默突觸”突觸間隙不存在水解神經遞質的酶 D.神經遞質以胞吐方式從突觸前膜釋放時不需要消耗能量 組卷:17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5大題共50分)
-
29.如圖為人體內部分反射弧結構圖,A、B、C為神經細胞的部分結構。結合圖像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多巴胺作為興奮性神經遞質,儲存在人神經細胞突觸前膜的
(2)5-羥色胺的作用原理:5-羥色胺與突觸后神經元的受體結合后,促進
(3)C結構可以接受不同神經遞質作用的結構基礎是組卷:8引用:3難度:0.5 -
30.體溫調定點是人的體溫調節中樞預設的一個溫度值,正常生理狀態下為37℃。某些病毒感染人體后,能引起人體產生致熱性細胞因子,進而引起體溫調定點改變導致發熱。圖1為某人因病毒感染體溫調定點上調至38.5℃的調節過程,圖2為發熱過程中體溫的變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組織細胞被病毒侵染后,釋放致熱性細胞因子,使下丘腦的
(2)圖2中AB段病人常表現為“害冷”、“打寒戰”等癥狀,這是由于病毒感染導致體溫調定點升高至40℃左右,低于調定點的體溫刺激
(3)退燒時體溫下降,機體增加散熱的途徑有:組卷:12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