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錦銹育才教育集團八年級(下)期末科學試卷
發布:2024/8/13 0: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
-
1.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兩種反應物均為化合物 B.該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的粒子只有氧原子和氫原子 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 4NO+6H2O一定條件D.該反應讀成:氨氣加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加水 組卷:70引用:2難度:0.5 -
2.化學用語是學習科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對①~⑤表示的有關化學用語含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N
②Fe
③Fe2+
④H2O
⑤NaClA.③表示鐵原子 B.能表示一個分子的有①②④⑤ C.②和③屬于同種元素 D.④表示H2O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 組卷:147引用:3難度:0.5 -
3.在“人呼出的氣體有什么成分”的探究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證明呼出氣體含二氧化碳的證據是:呼出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渾濁 B.證明呼出氣體含氧氣的證據是:呼出的氣體使木條燃燒更旺 C.證明呼出氣體含水蒸氣的證據是:呼出的氣體在玻璃上結下水珠 D.判斷呼出氣體含有氮氣的依據是:空氣中含有氮氣,而氮氣不為人體吸收 組卷:52引用:2難度:0.5 -
4.某科學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后,得出了如下結論,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區 B.根、莖、葉的導管是連通的 C.導管中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方向是“葉→莖→根” D.導管是運輸水和無機鹽的結構 組卷:63引用:2難度:0.5 -
5.關于磁體和磁場,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鐵、銅、鋁等金屬材料都能被磁化 B.地面附近能自由轉動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地理的北極附近 C.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通過磁場而發生的 D.通電導體周圍一定存在磁場 組卷:26引用:2難度:0.5 -
6.如圖所示為某種植物莖的橫切面,已知某種蟬是專以這種植物韌皮部中有機物汁液為食。若要分析該汁液的成分,則應該選取的部位是圖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組卷:135引用:4難度:0.5 -
7.關于碳循環和氧循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及碳循環,又涉及氧循環 B.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發生了化學變化 C.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 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組卷:147引用:5難度:0.5 -
8.植物體在進行下列生理活動時,受到氣孔開閉影響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騰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⑤無機鹽的運輸。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組卷:96引用:2難度:0.5 -
9.為了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小明利用校園花壇中的一些土壤做了如下四個實驗,下列有關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沿燒杯壁緩慢地向燒杯內注水,當快要浸沒土壤時,再換用滴管向燒杯內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剛好浸沒為止。讀出注入水的體積可以通過計算大致確定該土壤樣品中空氣的體積分數 B.觀察到試管壁上有水珠,可以說明土壤中含有水 C.蒸發皿中出現的殘余物是能溶于水且能燃燒的無機鹽 D.為檢驗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機物,可以取一定質量潮濕的土壤放在細密的鐵絲網上用酒精燈加熱,可以觀察到土壤顏色發生變化并發現土壤質量減少 組卷:287引用:5難度:0.5 -
10.實驗室若直接用30%的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反應速率太快。為獲得平穩的氣流,下列裝置能實現的是( )
A. B. C. D. 組卷:608引用:4難度:0.5 -
11.如圖所示,一束帶電粒子沿著水平方向平行地飛過小磁針的上方,磁針的S極向紙內偏轉,這一帶電粒子束可能是( )
A.向右飛行的正離子束 B.向左飛行的正離子束 C.向左飛行的負離子束 D.無法確定 組卷:148引用:2難度:0.5 -
12.下列人類活動中,可能會造成廣泛的土壤污染的是( )
A.經無害化處理的人畜糞便作肥料 B.大量使用塑料地膜而未能及時回收 C.綜合防治植物病蟲害,減少農藥用量 D.農業生產多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的使用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13.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經過了幾代科學家的艱辛努力,直到現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標志著原子結構現代模型的問世,如圖所示是鋰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圖中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4個中子,不能根據該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結論是( )
A.原子呈電中性 B.原子始終在做無規則的運動 C.原子核的體積只占整個原子體積的很小部分 D.構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間存在一種互相吸引的力 組卷:140引用:1難度:0.5
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30分)
-
38.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改進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如圖甲是制取并檢驗CO2的裝置,圖乙是對圖甲實驗裝置微型化改進后的裝置。
(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
(2)實驗過程中,乙裝置W型玻璃管里的現象有
(3)某同學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錐形瓶B中石灰石的質量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情況如圖丙所示。求:
①15克石灰石最多產生CO2氣體的質量;
②所加入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組卷:237引用:6難度:0.5 -
39.為減少空氣中的PM2.5顆粒,我國發改委等部委提出綜合開發利用我國產量巨大的農作物秸稈。農作物秸稈蘊含豐富的可再生生物資源,可以用作飼料、沼氣化利用、發電、造紙和有機肥等方面。則:
(1)麥收時節,如果田間直接就地焚燒作物秸稈,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焚燒秸稈可能導致的后果有①引發火災;②能見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③誘發呼吸道疾病;④造成部分肥力損失等。其中主要因焚燒秸稈污染的空氣而造成的后果是
(2)科學利用回收農田產生的秸稈作為造紙原料,可以減少焚燒秸稈帶來的空氣污染。目前計入空氣質量指數的污染物有:
(3)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C6H10O5)n],則纖維素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4)秸稈燃燒發電過程中能量轉化過程是怎樣的?組卷:4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