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2.2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2020年同步練習卷(4)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

          • 1.紙板做成“口”字形是為了增加材料的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把薄板形材料彎折成“L”“T”或“工”字等形狀,實際上都是減少了材料的
             
            ,而增加了材料的
             

            組卷:12引用:14難度:0.8
          • 3.改變紙的形狀之后,紙的抗彎曲能力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4.生活中好多物品設計成各種形狀,比如U形、
             
            形等。

            組卷:2引用:1難度:0.7

          二、判斷題

          • 5.相同的材料改變了形狀,它們的抗彎曲能力也會發(fā)生改變。
             
            (判斷對錯)

            組卷:12引用:4難度:0.7

          三、選擇題

          • 16.生活中常見到以下三種紙,抗彎曲能力最好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7

          四、綜合題

          • 17.【實驗題?操作】紙梁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有什么關系?請根據(jù)下面的提示完善實驗過程,并回答相關問題。
            (1)完善實驗過程。
             實驗設計:“探究紙梁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
             提出假設  紙梁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有什么關系
             實驗材料 A4打印紙5張、大小相同的墊圈若干,科學書若干本(做“橋墩”用)
             實驗步驟  ①將參加實驗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在小組內分工,分別將A4紙折成“”形、“”形、“”形和“〇”形。
            ②將折好的各種形狀的紙梁放在科學書做成的“橋墩”上,使各種形狀的紙梁的
             
            保持相同。
            ③將墊圈逐個放到紙梁上,直到紙梁受壓彎曲到中部接觸桌面為止,然后記錄墊圈的數(shù)量
             實驗結論  改變紙梁的
             
            ,可以改變紙梁的抗彎曲能力
            (2)結合實驗過程以及相關提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我發(fā)現(xiàn),改變薄板形材料的形狀,可以使它的抗彎曲能力
             
            (填“增強”或“減弱”)。
            ②這個實驗的變量是
             

            ③為了保證測試的準確性,每次實驗必須保證“橋墩”的
             
            、“橋墩”之間的
             
            等均相同,并且墊圈的
             
            不變。
            ④如圖是建筑中常用的石棉瓦。石棉瓦制成這種形狀有什么好處?

            組卷:9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