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中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布:2024/11/25 15:0: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 1.下列實例中,體現生物適應環境的是(  )

            組卷:50引用:1難度:0.6
          • 2.如圖是某生態系統食物網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0引用:1難度:0.5
          • 3.下列有關生物體結構層次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6引用:2難度:0.5
          • 4.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9引用:2難度:0.5
          • 5.下列有關植物體某些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1難度:0.5
          • 6.下列農業生產中的做法及其生物學原理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組卷:142引用: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5分)

          • 19.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圖一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示意圖;圖二是“人看見杯子里有果汁,拿起杯子準備喝果汁”的反射活動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由圖一分析,[
             
            ]
             
            的表面約有140億個
             
            ,數量龐大的該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極為復雜的聯系是神經系統高級功能的物質基礎。
            (2)由圖一分析,當人站立而頭向后仰時,膝關節和踝關節自動屈曲,以對抗由于頭向后仰所造成的身體重心的轉移,從而使身體保持平衡而不跌倒。在這一過程中,膝關節和踝關節為配合頭向后仰而作的輔助性屈曲運動,就是由于[
             
            ]
             
            發出的調節性神經沖動,協調了有關肌肉的運動和張力的結果。
            (3)圖二所示反射活動的感受器是位于[1]
             
            上對光線敏感的細胞,效應器是4的
             
            和它支配的[5]
             
            。2和3分別是
             

            組卷:26引用:1難度:0.4
          • 20.豌豆作為遺傳實驗材料的優點是:生長期短,短時間內獲取后代,便于分析;性狀明顯,肉眼容易觀察;自然狀態下進行自花傳粉和閉花傳粉,一般都是純種;花朵大,便于進行人工授粉;植株產生的籽粒多,便于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圖一是豌豆的人工授粉示意圖,圖二是豌豆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請分析回答:

            (1)由圖一分析:豌豆的果實由3和4組成,3和4分別是由
             
            發育而成。4中的
             
            是由來自甲和乙的兩性生殖細胞——
             
            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面成。結合圖二分析,甲產生的生殖細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分別是
             
            條。
            (2)為保證雜交得到的4是人工授粉后所結出的,首先除去乙未成熟花的全部[2]
             
            ,然后套上紙袋,待1成熟時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后再套上紙袋。
            (3)豌豆的果實未成熟時,3有黃色和綠色兩種(基因用B、b表示)。甲和乙的3分別呈黃色和綠色,它們雜交獲得的子一代的3全部呈綠色,子一代自交獲得的子二代中,3呈綠色的個體數量和呈黃色的個體數量比例約為3:1,據此可知甲、乙、子一代的基因組成分別是
             
            ,子二代中3呈綠色的基因純合個體數量和基因雜合個體數量的大致比例是
             

            組卷:48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