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一(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2 13:0:1
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第1-8題為單選題,9-12題為多選題,全部選對得4分,選不全得2分,有錯選或不答得0分。)
-
1.在物理學的重大發現中科學家們創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維法、類比法、科學假說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作假設法 B.根據速度定義式v= ,當Δt非常小時,ΔxΔt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維法ΔxΔtC.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時把斜面的傾角外推到90°,得到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采用的是建立模型法 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組卷:38引用:6難度:0.8 -
2.請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調整“墨子號”量子實驗衛星的運行姿態時,可以將衛星看作質點 B.學校操場的跑道周長400米,小明同學參加200米賽跑比賽,他的位移大小是200米 C.溫度計讀數有正有負,所以溫度是矢量 D.“第5s末”指的是時刻 組卷:68難度:0.8 -
3.汽車的初速度是v1,經過一段時間后速度變為v2,用Δv表示Δt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a表示加速度,則下列能正確表示汽車做加速運動的是( )
A. B. C. D. 組卷:55引用:9難度:0.5 -
4.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先后經過A、B兩點時的速度分別為2v和10v,經歷的時間為t,則( ?。?/h2>
A.物體的加速度為 12vtB.在A、B間的平均速度為6v C.前 t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為6vt12D.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6v 組卷:66引用:3難度:0.7 -
5.如圖為A、B兩車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位移圖象,下列關于圖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h2>
A.0~2s內,A,B兩車同向而行 B.0~2s內,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C.0~5s內,A運動的路程比B運動的路程少 D.0~5s內,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 組卷:12難度:0.8 -
6.質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x=5t+t2(x的單位是米,t的單位是秒),則該質點( ?。?/h2>
A.第1s內的位移是5m B.前2s內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鄰的1s內位移差都是2m D.加速度為1m/s2 組卷:34引用:2難度:0.8
三、計算題(共4個小題,共38分。每題按要求寫出必要文字說明,重要的物理規律,答題時應寫出完整的數值和單位,只有結果沒有過程不能得分。)
-
17.汽車在路上出現故障時,應在車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圖所示),以提醒后面駕車司機減速安全通過。在夜間,有一貨車因故障停駛,后面有一小轎車以30m/s的速度向前駛來,由于夜間視線不好,小轎車駕駛員只能看清前方50m內的物體,并且他的反應時間為0.6s,制動后最大加速度為5m/s2。假設小轎車始終沿直線運動。求:
(1)小轎車從發現異常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時間;
(2)小轎車的最短剎車距離(從剎車到停止運動所走的距離);
(3)三角警示牌要放在貨車后至少多遠處,小轎車才能有效避免相撞。組卷:47引用:2難度:0.5 -
18.假設在發生山體滑坡時,山坡的底部B處正有一小孩逗留,如圖所示,山坡A處有一圓形石頭正以v0=1m/s的速度、a1=0.5m/s2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小孩發現圓形石頭到開始逃跑的反應時間為Δt=1s,然后立即以a=0.2m/s2的加速度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跑離坡底,小孩跑動的最大速度為vm=3m/s,石頭滑到B處前后速度大小不變,但開始以a2=2m/s2的加速度勻減速運動,且小孩的運動與圓形石頭的運動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圓形石頭滑到坡度B處時,小孩前進的位移為22.5m,試求:
(1)山坡A處與坡底B處的距離s0為多少?
(2)若小孩若能脫離危險,請計算石頭與小孩均在水平面上時二者間的最小距離;若不能脫離危險,請通過計算說明理由。組卷:149引用:8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