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九年級下冊《第6章 溶解現象》2021年單元測試卷(3)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下列物質不能與水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蔗糖 C.高錳酸鉀 D.硝酸鉀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
2.將下列少量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
A.汽油 B.碳酸鈣 C.面粉 D.氫氧化鈉 組卷:19引用:5難度:0.9 -
3.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 B.t℃時,甲、乙的飽和溶液中含有溶質的質量相等 C.甲物質中混有少量乙物質,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 D.t℃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是甲大于乙 組卷:29引用:2難度:0.4 -
4.對下列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A.5mL水與5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mL,是因為分子與分子之間有間隔 B.不同的花兒香味不同,是因為不同的分子性質不同 C.打開汽水瓶蓋后有大量氣體從汽水中冒出,是因為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 D.煤粉比煤塊容易燃燒,是因為煤粉的著火點低于煤塊的著火點 組卷:118引用:37難度:0.9 -
5.下列客觀事實與微觀解釋都正確的是( )
選項 客觀事實 微觀解釋 A 液態水變成水蒸氣 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B H2CO3分解產生CO2和H2O H2CO3分子中有H2O分子 C 攪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攪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品紅在熱水中擴散速率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A.A B.B C.C D.D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6.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面粉 C.石蠟 D.植物油 組卷:40引用:3難度:0.5 -
7.20℃時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克A物質,20℃時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10克B物質,則20℃時A和B的溶解度相比( )
A.A>B B.B>A C.A=B D.無法比較 組卷:237引用:4難度:0.7 -
8.下列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和溶質質量分數都發生變化的是(實驗操作均在室溫下進行,且不考慮水分蒸發)( )
A.取一定量蔗糖不飽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B.取一定量氯化鈉飽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 C.將一定量硝酸鉀不飽和溶液升溫10℃ D.將一定量飽和石灰水升溫10℃ 組卷:173引用:5難度:0.6
五、計算題
-
23.6g大理石樣品與5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與反應且不溶于水),生成二氧化碳2.2g,求: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組卷:42引用:5難度:0.5 -
24.為了節約林木資源,近幾年興起了一種含碳酸鈣的“石頭紙”,這種“石頭紙”是用沿海水產養殖中大量廢棄貝殼制得的,為測定其中碳酸鈣(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的含量。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水和氯化氫的揮發忽略不計);取25.0g樣品粉碎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所加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所量關系如圖所示:
(1)計算“石頭紙”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2)完全反應后燒杯內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結果精確到0.1%)組卷:268引用:1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