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韶關八中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8/16 20:0:2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
1.如圖所示是小明滑滑板車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滑板車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 B.運動的滑板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不再受力 C.滑板車安裝輪子是為了減小對地面的壓強 D.小明蹬地使滑板車加速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組卷:318引用:15難度:0.9 -
2.下列做法中為了減小有害摩擦的是( )
A.鞋底和輪胎上都刻有花紋 B.定期給機器的轉動軸承加潤滑油 C.騎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 D.下大雪后,在結冰的路面上撒煤渣 組卷:57引用:9難度:0.5 -
3.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汽車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C.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汽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D.汽車的牽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組卷:480引用:114難度:0.9 -
4.下列實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 )
A.
圖釘尖很尖銳B.
書包背帶較寬C.
鐵軌下鋪設枕木D.
穿滑雪板滑雪組卷:643引用:70難度:0.9 -
5.用隔板將玻璃容器均分為兩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如圖),下列問題中可以用該裝置探究的是( )
①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深度有關
②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③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底部產生壓強
④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壁產生壓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2589引用:30難度:0.7 -
6.下列各種現象與其涉及物理知識之間的關系中,錯誤的是( )
A.高原反應——大氣壓和海拔高度的關系 B.飛機飛行時獲得升力——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 C.托里拆利實驗用水銀來做——液體的壓強和深度的關系 D.利用高壓鍋容易將飯煮熟——沸點和氣體壓強的關系 組卷:46引用:3難度:0.6 -
7.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長為L,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板M,右端與桌邊相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離開桌邊但未落下,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對桌面的壓強變小,壓力不變 B.M對桌面的壓強不變,壓力不變 C.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不變 D.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小 組卷:559引用:144難度:0.7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
8.兩只小船靜止在湖面上,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兩船都運動起來,此現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網球運動員用網拍擊球時,球和網拍都變了形,這表明了兩點:一是力可以使物體發生 ,二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組卷:32引用:3難度:0.8
六、綜合能力題:(每空1分,共20分)
-
23.小華觀察到電風扇、臺燈等有個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們不易翻倒。物體的穩定程度(穩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她猜想:可能與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關。如何比較物體的穩度大小呢?她發現,讓不同的物體傾斜相同的角度時,有的物體翻倒,有的物體不翻倒,翻倒的說明其穩度較小。于是,她將物體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讓木板繞O點轉動,通過觀察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的大小(物體不滑動),來比較物體穩度的大小,如圖所示。在探究物體的穩度大小與物體重心高低的關系時,她制作了三塊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圓柱體,如圖乙中的①、②、③所示。實驗時,將它們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別記下讓它們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的大小。實驗記錄如表。
實驗次數 1 2 3 重心離支持面高度 低 中 高 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 大 較大 小 穩度 大 較大 小
(2)在以上探究穩度大小與重心高低關系的實驗中,應控制物體所受的 和 不變,這種實驗方法叫 法。
(3)實驗現象表明,物體的重心越 (高/低),其穩度越大。
(4)依據以上結論,卡車裝貨時,應把重的貨物裝在 (上/下)層,可使貨物不易翻倒。組卷:521引用:6難度:0.1 -
24.小莉同學回想起物理老師多次利用廢棄的礦泉水瓶來進行實驗。下列圖示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請你看圖回答相關問題:
(1)如圖1,準備兩個一樣的礦泉水瓶,將A順著斜面放在斜面上、B橫著放在斜面上后,發現A能夠靜止不動,B則滾下斜面。該現象說明:同等條件下,摩擦力大于 摩擦力(以上兩空選填“滾動”、“靜”或“滑動”)。
(2)如圖2,將一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按圖示的方法先后放到同一塊海綿上;觀察發生的現象可以得出:在 相等的情況下,越大,壓強越小。
(3)如圖3,將礦泉水瓶裝滿水,然后在靠近其底部的地方開一個小孔,開始的時候,小孔中射出的水可以到達P1點、一會兒后就只能到達P2點、最后越來越近只能到達P3點了。這說明 。
(4)如圖4,將剪掉底的礦泉水瓶緩緩插入水中,如圖甲,發現瓶中的水面與水槽中的水面始終相平,這時瓶子與水槽構成一個 。這時將瓶蓋擰緊,提起瓶子,如圖乙,只要其下端不離開水面,瓶內的水就不會流出去,該現象說明了 的存在。組卷:145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