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寧夏中衛市海原一中高考生物四模試卷
發布:2024/12/18 1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下列有關模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細胞膜暗-亮-暗的三層結構,并拍攝的亞顯微照片是物理模型 B.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是物理模型 C.達爾文在大量觀察的基礎上提出自然選擇學說對生物進化的解釋模型是概念模型 D.種群數量增長的“J”型曲線和“S”型曲線是數學模型的一種表現形式 組卷:39引用:9難度:0.7 -
2.圖為變形蟲攝食、消化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食物泡膜與溶酶體膜的結構及組成成分相似 B.胞吞、胞吐過程以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為基礎 C.溶酶體內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D.細胞內各種結構之間的協調配合是在高爾基體的控制下完成的 組卷:42引用:12難度:0.7 -
3.核仁紡錘體相關蛋白(NuSAP1)是一種微管結合蛋白,具有維持著絲粒蛋白穩定性、調節紡錘體正確組裝及染色體分離的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uSAP1和著絲粒蛋白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 B.NuSAP1在有絲分裂前期調節紡錘體形成 C.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D.次級卵母細胞的核仁比肌肉細胞的核仁大 組卷:55引用:3難度:0.8 -
4.RNA包括tRNA、mRNA和rRNA三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遺傳密碼的閱讀方式為以mRNA上一個固定的起點開始,以重疊的方式閱讀 B.mR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每3個這樣的堿基又稱作1個密碼子 C.核糖體和mRNA的結合部位只形成1個tRNA 的結合位點 D.一種氨基酸只能由一種tRNA轉運 組卷:48引用:6難度:0.8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專題]
-
11.纖維素酶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一般認為纖維素酶至少包括三種組分即
(2)可以利用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提取纖維素酶,鑒別這類微生物可用
(3)棉麻織物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實驗發現含纖維素酶的洗衣粉仍可洗滌棉麻織物,但是在洗滌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控制
(4)為提高纖維素酶的利用率,科研人員將纖維素酶與海藻酸鈉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濃度的氯化鈣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膠珠,該固定方法稱為
(5)該科研人員進一步探究纖維素酶固定化后的熱穩定性變化。將固定化酶和游離酶置于60℃水浴中,每20min測定其活力一次。結果如圖所示。
據圖分析纖維素酶固定后熱穩定性提高,依據是組卷:22引用:5難度:0.7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
12.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康復,這些康復者的血清中含有相應的抗體,可幫助患者更快地清除病毒,是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康復者的血清來源較少,不能滿足臨床需求,理論上可采用基因工程或動物細胞工程的方法獲得相應抗體。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傳統抗體的制備是向生物體內反復注射某種抗原,使生物體產生抗體,從動物的
(2)單克隆抗體制備時需要從康復者的脾臟中分離出B淋巴細胞,在體外將其與
(3)科學家不斷探索尋求制備新冠病毒抗體的方法,某科研小組欲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制備新冠病毒抗體,其大致流程如圖。
①抗體基因確定后,可通過PCR技術特異性地快速擴增,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條件是
②人體合成的抗體需要膜系統加工形成正確的空間結構才能有活性,與大腸桿菌作為受體細胞相比,選擇酵母菌作為受體細胞的優勢是組卷:41引用:7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