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重慶市沙坪壩區南開中學九年級(下)開學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8/19 1: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

          • 1.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公平競爭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這一規定(  )

            組卷:18引用:1難度:0.8
          • 2.2022年12月25日,國內首部以人權為主題的電視政論片《新時代中國人權》播出,該片深入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權理念。觀看《人民民主》和《公平正義》兩集,我們不難發現,尊重和保障人權在如今的中國實現了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全鏈條、全過程覆蓋。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②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③習近平人權理念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④尊重和保障人權要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享有廣泛權利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3.2001年6月19日出生的張某,于2022年下半年自愿報名應征。但僅僅入伍一周,張某就以各種理由拒絕服役,部隊只能對其做退兵處理,等待張某的將是一連串的處罰。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4.2022年7月5日,國務院在中南海舉行憲法宣誓儀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監誓,國務院任命的35個部門和單位的45名負責人進行憲法宣誓。由領誓人手撫憲法、領誦誓詞,其他宣誓人列隊站立、跟誦誓詞。舉行憲法宣誓儀式(  )
            ①體現了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②表明憲法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③能更好地增強憲法意識,有利于彰顯憲法的權威
            ④意在鞭策和教育國家公職人員依憲施政,勤政為民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11題4分,12題10分,13題6分,14題10分,共30分。)

          • 13.近年來,重慶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旅游業發展質量明顯提高。閱讀材料,運用所學國情國策知識回答問題。
            【天地英雄氣?亮眼重慶游】
            2022年,重慶市紅色旅游產業持續發展。新建成的紅巖文化公園與紅巖村、紅巖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文化區域實現串聯,成為重慶紅色旅游新地標。游客們在游覽時,充分感受重慶的革命文化,這激勵著游客繼續奮進。各大劇場的演出融合了悠久的三峽文化、曲折的移民歷史、共赴國難的抗戰精神、抗擊山火的高尚情操等,展現了不同時期重慶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獨特品格,同樣深受游客喜愛。
            【國潮在重慶?歡樂中國年】
            臨近2023年春節,重慶舉辦的國潮市集活動融合了布依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新年節慶特色,舉辦了長桌宴、火把節等主題活動。市集上還展示了工藝至今已流傳千年的竹雕、始于明末清初的金錢板等非遺特色文化。市集上的音樂演出更是巧妙地進行了民族與西洋、電聲樂與交響樂等多元素的融合,打造出擁有中國獨特文化底蘊又兼具西方浪漫主義色彩的“新國潮音樂”。
            豐富的特色文化資源組合成獨特的山城文旅品牌,推動了重慶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請結合材料,分析重慶文旅產業是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

            組卷:50引用:1難度:0.4
          • 14.2022年中國經濟攻堅克難、行穩致遠,顯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穩中求進的步伐堅實有力。某校九年級(2)班開展了“回顧2022,展望2023”中國經濟調查活動,請運用國情國策相關知識,幫助同學們一起撰寫調查報告。
            “回顧2022,展望2023”中國經濟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略)
            (二)調查過程(略)
            (三)調查記錄
            【回顧2022?行穩致遠】
            在二十大后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22年中國經濟走出一條“V”型曲線,彰顯大國經濟韌性。為探究其原因,我們整理了三則相關報道。
            報道一 2022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政府及時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同時加大受疫情影響重的行業幫扶政策的公開力度,各地區各部門狠抓落實、主動作為,推動經濟恢復回穩。
            報道二 在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嚴峻、全球經濟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日趨增多的背景下,我國與東盟十國、日韓等國簽署的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生效將近一年,實現了貿易額快速增長,初步收獲了經貿合作成果。
            報道三 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精準實施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稅降費,有效緩解了商販的壓力。政府還把發放消費券作為推動消費恢復增長的一個重要抓手,并且嚴厲打擊整治倒賣政府消費券違法犯罪行為,有力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
            分析 (1)2022年我國經濟展現出韌性的原因:
             
            【展望2023?攻堅克難】
            在網絡上搜索中國經濟發展相關數據時,我們也發現了我國經濟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數據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人均消費支出3039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人均消費支出16632元。各省人均GDP排名方面,北京、上海、江蘇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相當于發達國家水平,16個省份的人均GDP在0.7-0.9萬美元區間,貴州、廣西、黑龍江和甘肅在5000-6000美元區間。
            數據二 2022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最大科技公司榜單》表明,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前二十名中,美國企業獨占13家,中國企業為3家。《2022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報告表明,2022年全球最具人才競爭力的國家前十位中,歐洲國家占據了7席,美國排名第四,中國則位居36位。
            分析 (2)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建議(指出我國經濟仍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語言規范、文字簡潔。

            組卷:4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