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中考科學第一次質檢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第1-10小題,每小題3分,第11-15小題,每小題3分,共5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修正帶涂在紙上可以遮蓋錯字,但研究發現,修正帶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會影響人體健康。對此,我們可獲得的啟示是(  )

            組卷:61引用:3難度:0.8
          • 2.依據如圖所示的結構層次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63引用:3難度:0.5
          • 3.如圖,這是市面上常見的感冒藥,食用前需要將藥粉倒入水中充分溶解。下面幾個選項中能作為判斷溶解后的感冒藥溶液是飽和溶液的依據是(  )

            組卷:76引用:3難度:0.5
          • 4.彈簧測力計分別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為3N,彈簧測力計靜止時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10引用:5難度:0.5
          • 5.金星是地球的近鄰,是除太陽和月球外全天最亮的天體。我國古代稱之為“太白”。當它早晨出現時,人們稱它為“啟明星”或“晨星”;當它黃昏出現時,人們稱它為“長庚星”或“昏星”。如圖是某時刻地球、月球、太陽、金星池金星的運行位置,此刻地球上P點能觀察到的是(  )

            組卷:166引用:1難度:0.5
          • 6.如圖是兩組物質之間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的過程.下列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7.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如圖所示,根據圖示過程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4引用:4難度:0.5
          • 8.下列科學家的科學研究中,沒有用到模型的是(  )

            組卷:212引用:3難度:0.8
          • 9.下列關于聲現象的描述和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78引用:2難度:0.5
          • 10.如圖是人體生長曲線圖,其中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159引用:2難度:0.5
          • 11.“類推”是學習化學過程中常用的思維方法。現有以下類推結果,其中錯誤的是(  )
            ①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金屬鋁與鹽酸反應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屬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3和H2
            ④濃鹽酸試劑瓶敞口久置后變稀且質量減輕,所以濃硫酸敞口久置也變稀且質量減輕。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四、分析計算題(本題有6小題,第30小題6分,第31、32、33小題每小題6分,第34、35小題每小題6分,共50分)。

          • 34.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也比以前增加了。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延長人的壽命,掌握心血管健康活動的常識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國自主創新研發成功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為心衰患者帶來重獲新生的希望,被醫學界親切地稱為“中國心”。

            (1)心率是心臟一分鐘的舒縮次數,心房和心室舒張、收縮時間一般不同時,如圖中某一成年人心房、心室舒縮時間關系,由圖可知,該人的心率為

            (2)如果人工心臟推動血液流動的功率為1.6W,則每分鐘心臟對血液做功多少焦?
            (3)每一次心跳時,心臟所送出去的血液量,稱為每搏輸出量,健康成年男性靜息狀態下每搏輸出量大約為60~80mL,即心臟給血液的平均推力需要約為0.7N左右。假設該人工心臟在1.6W的功率下,每搏相當于給血液0.8N的力,則血液從該人工心臟流出的速度為多大?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35.2022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碳中和”已經成為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國家戰略。實現碳中和,一是要減排即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發展增匯技術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術。
            資料一:浙江大學研發了“二氧化碳煙氣微藻減排技術”,用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實現固碳。
            資料二:2020年1月,李燦院士領先的全球首套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在蘭州試車成功。
            (1)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該技術,本質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實現固碳。自然界中的淀粉一般也是通過綠色植物的該生理活動合成,請寫出該生理活動的文字表達式
             

            (2)“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簡單流程如圖,甲醇(CH3OH)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陽光”。據圖分析,甲醇合成時,利用氫能合成甲醇的反應物為
             
            ;若碳元素全部來自于二氧化碳,則3.2噸甲醇(CH3OH)與
             
            噸二氧化碳含碳量相當。

            (3)碳中和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請你列舉一條生產、生活中減少碳排放的措施
             

            組卷:10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