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
-
1.默寫。
①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②僵臥孤村不自哀,
③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得精神。從這點出發,
④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⑤
⑥《夜雨寄北》中作者從眼前之景生發開去,跨越這一切去寫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的詩句是
⑦《潼關》中運用擬人修辭突出作者渴望沖決羅網、追求個性解放的句子是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水渠(qú) 怦怦直跳(pēng) 純萃 凌亂 B.禁錮(jīn) 鄙薄(bó) 袍子 綿延 C.羞怯(qiè) 縹緲(piāo) 安詳 微簿 D.慫恿(sǒng) 庇護(bì) 澄澈 頭銜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句子加點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有些優秀的同學在平時生活中對自己要求也非常嚴格,總是直面困難,拈輕怕重。 B.學生的學習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因此教師的教學要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C.袁隆平提出的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與當時學術界流行的觀點大相徑庭。 D.隨著“嫦娥號”探測器的偵測,火星是個沒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這一原有觀念正隨著新的發現而慢慢改變。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4.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貓》用第一人稱敘述了“我家”三次養貓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快樂、辛酸、憤恨、悔恨等不同的感受。 B.現代所說的書信,古代通稱為“書”。為表示不同的種類,古人使用了不同的別稱,如“家書”就是家信,“手書”就是手寫的信。 C.《植樹的牧羊人》由兩部分構成,先敘述后評價。通過“我”的回憶,講述了牧羊人艾力澤?布菲獨自一人在荒蕪高原種樹的故事,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D.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語意味深長的道理。這種體被往往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和童話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兩者也有區別。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5.《西游記》名著閱讀。
(1)下列有關《西游記》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作品蘊含著人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謗。
B.《西游記》主要寫了孫悟空皈依佛門,與豬八戒、沙和尚一起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戰勝了各路妖魔鬼怪,終于取到真經的故事。
C.《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樂觀、聰明、勇敢、頑皮,他堅持除惡務盡,充滿了斗爭精神。其中大鬧天宮、大戰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節都以他為主角。
D.《西游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多彩的神魔世界,各路神佛妖魔都寫的栩栩如生,魯迅先生稱之為“神魔小說”。
(2)假如你是西游取經團隊的首領人物,現在需要補充力量,要從下面的妖魔中選擇兩人加入取經團隊,你會選擇誰?并簡述理由。
備選人物:①偷袈裟的黑熊精 ②吐火的紅孩兒 ③用金剛琢套兵器的青牛精 ④小雷音寺的黃眉怪組卷:74引用:2難度:0.7
三、附加題。
-
15.閱讀材料,完成后面小題。
??疫情期間,媒體上涌現了一些創新的語言表達方式,引發了大眾的熱切關注。
??材料一:
??援鄂醫療隊代號采用“省市簡稱+譜音”的方式,既保留了原有詞語的意義,又體現出各省市對湖北人民的深情。如廣東、山西等省以“‘粵’來越好”“竭‘晉’全力”為代號表達了對湖北人民早日戰勝疫情的衷心祝愿,而上海、浙江等省市則以“_____你平安”“_____風擋雨”為代號,顯示了與湖北人民共同抗擊疫情的決心。
??材料二:
??1月31日,人民日報微博、微信先后推出一組執各省特色美食給“武漢熱干面加油”的海報。隨后,網絡上大量出現了××地特色美食“給熱干面加油”的留言,一時間成為了最暖心的抗疫口號。
??材料三:
??此次中國對外物資援助的標語突破常規形式,帶有明顯的古詩詞韻味以及隱喻聯想的特征,展現出有文化、有溫度、有力量的傳播意境。
(1)根據材料一的內容,在橫線處填入恰當的字。
“
(2)對“給熱干面加油”引發全民共鳴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內容接地氣,易于大眾理解和接受
B.借美食之名加油,能緩和緊張氛圍
C.采用娛樂化方式,使大眾樂在其中
D.美食組合,表現全國人民團結一心
(3)下列詩詞,不宜作為援外標語的一項是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千里同好,堅于金石。
C.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
D.西程十萬里,與君同舟行組卷:0引用:1難度:0.3
四、寫作。
-
16.按要求作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將不一樣。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暖冬。
??挫折走一步或許還是失敗,失敗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難邁出。
??于是就沒有下一步,于是就沒有路。路盡天絕處,不妨嘗試著再走一步。
??萬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讀了上面的詩歌,結合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及你自己的經歷,你對“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更深的體會?
??請以“走一步,再走一步”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②要有真情實感。
③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學校名。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