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甘肅省武威市民勤六中九年級(上)第三次診斷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下列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B.干冰升華 C.液態氫作燃料發射火箭 D.通過蒸餾制取純凈水 組卷:55引用:9難度:0.9 -
2.如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取用液體B.
點燃酒精燈C.
加鋅粒反應D.
稱量氯化鈉固體組卷:50引用:5難度:0.5 -
3.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符合事實的是( )
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B.將點燃的木條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木條的火焰熄滅 C.鐵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霧 組卷:152引用:68難度:0.9 -
4.與元素的化學性質關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C.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D.元素的核電荷數 組卷:547引用:229難度:0.9 -
5.下列關于空氣和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氣體有CO,CO2,SO2等 B.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 C.凈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蒸餾等 D.人類可用的淡水資源十分有限,所以我們應當愛護水資源 組卷:262引用:21難度:0.9 -
6.下列有關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粒子 B.物體有熱脹冷縮現象,主要是因為物體中的粒子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C.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D.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組卷:923引用:187難度:0.7 -
8.下列能源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盡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氣 C.氫氣 D.太陽能 組卷:145引用:59難度:0.9 -
9.人們在工作、生活中,為防止事故發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確的是( )
A.油鍋中的油著火用鍋蓋蓋滅 B.冬天用煤取暖時封閉門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廚房內煤氣泄漏打開排氣扇通風 組卷:156引用:74難度:0.9
四、計算與分析題(本題2小題,共計7分)
-
28.最常見的一種人工合成的紅色染料蘇丹紅的化學式為C16H12N2O。試計算:
(1)蘇丹紅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2)蘇丹紅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3)24.8克蘇丹紅中氮元素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9.熱水瓶用久后,瓶膽內壁常附著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其他成分忽略不計)。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水垢中CaCO3的含量,取12.5g水垢樣品,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其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試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2)該水垢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寫出解題步驟)組卷:18引用:3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