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xué)年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實驗中學(xué)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1/2 12:0:2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下列有關(guān)孟德爾研究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選擇山柳菊和豌豆作為實驗材料是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提出問題”建立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的基礎(chǔ)上 C.孟德爾“作出假說”的核心內(nèi)容是生物的性狀由遺傳因子決定 D.為驗證作出的假說是否正確,孟德爾設(shè)計并完成了正、反交實驗 組卷:8引用:4難度:0.8 -
2.孟德爾的豌豆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F(xiàn)1測交后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1:1反映的實質(zhì)是( )
A.F1的基因型比例 B.F1產(chǎn)生的兩種基因型的配子比例 C.F1的表現(xiàn)型比例 D.F1產(chǎn)生的雌配子與雄配子的比例 組卷:14引用:5難度:0.7 -
3.如圖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遺傳,請推測Ⅱ-2與Ⅱ-3這對夫婦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
A. 14B. 19C. 118D. 136組卷:18引用:2難度:0.8 -
4.遺傳學(xué)的研究與發(fā)現(xiàn)離不開眾多科學(xué)家的堅持與努力,下列表述不符合事實的是( )
A.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并運用假說演繹法揭示了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B.約翰遜給“遺傳因子”起了一個新名字,叫作“基因” C.薩頓發(fā)現(xiàn)了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guān)系,進而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D.摩爾根等人運用假說演繹法發(fā)現(xiàn)了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 組卷:6引用:4難度:0.7 -
5.現(xiàn)有①~④四個純種果蠅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狀均為顯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種性狀是隱性,其他性狀均為顯性。這四個品系的隱性性狀及控制該隱性性狀的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如表所示:
品系 ① ② ③ ④ 隱性性狀 - 殘翅 黑身 紫紅眼 相應(yīng)染色體 Ⅱ、Ⅲ Ⅱ Ⅱ 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組卷:211引用:78難度:0.7 -
6.豌豆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種子的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現(xiàn)用兩個純合親本雜交獲得F1,F(xiàn)1自交得到的F2性狀分離比為9:3:3: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F2中出現(xiàn)新的性狀組合類型所占比例為 或3858B.F2的黃色圓粒豌豆中能夠穩(wěn)定遺傳的豌豆種子約占 116C.F1產(chǎn)生基因型為YR的卵細胞和基因型為yr的精子的數(shù)量比為1:1 D.自然條件下種植F2中的黃色皺粒豌豆,后代出現(xiàn)綠色皺粒豌豆的概率為 19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7.如圖是人體性染色體的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位于Ⅰ區(qū)基因的遺傳只與男性相關(guān) B.位于Ⅱ區(qū)的基因在遺傳時,后代男女性狀的表現(xiàn)相同 C.紅綠色盲基因位于Ⅲ區(qū) D.性染色體既存在于生殖細胞中,也存在于體細胞中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8.豌豆花的腋生和頂生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xué)用腋生豌豆植株進行了下列①~④四個實驗,其中能夠判定腋生豌豆植株為雜合子的實驗是( )
①腋生豌豆植株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
②腋生豌豆植株給另一腋生豌豆植株授粉,子代均為腋生
③腋生豌豆植株給另一腋生豌豆植株授粉,子代中腋生與頂生的比例為3:1
④腋生豌豆植株給頂生豌豆植株授粉,子代中腋生與頂生的比例為1:1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9.如圖是A、B兩個家庭的色盲遺傳系譜圖,A家庭的母親是色盲患者(圖中●),這兩個家庭由于某種原因調(diào)換了一個孩子,請確定調(diào)換的兩個孩子是( )
A.1和4 B.1和6 C.2和4 D.2和5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0.如圖為某二倍體動物(2n=10)體內(nèi)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模式圖。若不考慮變異的發(fā)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可判斷圖示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 B.圖示細胞中含有5對同源染色體 C.圖示細胞的染色體①和②中含有等位基因 D.該動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可達20條 組卷:12引用:4難度:0.6
三、非選擇題
-
29.桑蠶蠶繭的顏色有黃色和白色,黃色對白色顯性,受等位基因Y和y控制,但該基因的表達受到另一對等位基因(I/i)的影響。為進一步研究蠶繭顏色的遺傳方式,研究人員做了下列兩組雜交實驗:
實驗一:P黃繭×白繭→F1全黃繭
實驗二:P 黃繭×白繭→F1全為白繭→F2白繭:黃繭=13:3
(1)實驗一中親代黃繭的基因型為
(2)控制桑蠶蠶繭顏色基因的遺傳遵循
(3)桑蠶的性別決定為ZW型。與雌蠶相比,雄蠶食桑少、出絲率高且蠶絲品質(zhì)更好,因此蠶農(nóng)更喜歡飼養(yǎng)雄蠶。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等位基因A、a和B、b都只位于Z染色體上,且基因a和b均具有純合致死效應(yīng)(胚胎時期死亡,ZAW、ZaW視為純合子)。現(xiàn)有ZABZaB、ZABZAb、ZAbZaB三種基因型的個體分別與基因型為ZABW的個體雜交,不考慮變異,則基因型為組卷:42引用:8難度:0.6 -
30.如圖表示某果蠅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成及部分基因分布,其中灰身(A)對黑身(a)為顯性,紅眼(R)對白眼(r)為顯性。分析回答:
(1)對果蠅的基因組測序需要測定幾條染色體:
(2)該果蠅與黑身紅眼果蠅交配,后代雄果蠅有四種表現(xiàn)型。親代黑身紅眼果蠅基因型是
(3)該果蠅與一只紅眼果蠅雜交,得到一只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白眼果蠅,可能的原因是
(4)科研工作者在研究果蠅翅型(卷翅與直翅)的遺傳現(xiàn)象時提出,在卷翅基因所在的染色體上存在隱性致死基因(d),該基因純合時致死。紫眼(e)卷翅(B)品系和赤眼(E)卷翅(B),品系果蠅的隱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別用d1和d2表示),它們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其中d1d1和d2d2致死.d1d2不致死,已知控制眼色與翅型的基因獨立遺傳。圖示紫眼卷翅品系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果蠅雜交,子代中卷翅:直翅=組卷:25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