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撫順實驗中學八年級(上)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0/25 6:0:3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假期是我們從家庭走向社會,從校園走向自然的最佳時期。積極參加假期實踐活動,能讓我們( )
①感受到社會生活的絢麗多彩
②生活空間得到拓展
③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
④提升我們對社會生活的認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組卷:1引用:5難度:0.7 -
2.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八年級的吳航同學看到新聞興奮地與同學們交流了中國航天的發展史,同學們都非常的感興趣,這啟示我們( )
①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②要關心國家發展,并為之自豪
③要關注社會、了解社會
④要傾力奉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3.魯迅先生說:“一個人想要離開社會而生存,那正像人拔著自己的頭發想離開地球一樣的不可能。”下列對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個人可以暫時離開社會而存在 B.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同步進行 C.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D.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個人 組卷:156引用:9難度:0.5 -
4.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 )
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③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是很渺小的
④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組卷:8引用:4難度:0.8 -
5.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下列社會關系與身份對應正確的是( )
①父子——血緣關系
②鄰居——業緣關系
③親戚——地緣關系
④同學——業緣關系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1引用:2難度:0.8 -
6.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積極關注社會,服務社會,下面途徑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是( )
A.積極參加學習興趣小組,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 B.多看看社交媒體,了解一些生活常識和社交知識 C.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為社會公眾服務 D.回家后及時完成作業,然后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7.在沒有網絡的時候,人與人之間遠距離的溝通更多地采用書信、電話等手段,進入互聯網的時代,我們更多地選擇視頻通話、電子郵件的方式,這樣不僅更直觀,而且速度更快。這說明( )
①網絡改變世界
②網絡促進人際交往
③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更加方便便捷
④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8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問題,本題包括3道題,每題10分,共30分)
-
22.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奧會圓滿落幕。一屆成功舉辦的冬奧會離不開志愿者的默默付出與努力,本次北京冬奧會中共有1.9萬名賽會志愿者走上志愿服務崗位,從競賽場館到閉環駐地、從媒體中心到社區街道、從賽事保障到防疫安全,無處不見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們用熱情與燦爛的笑臉,讓“天霽藍”成為賽場內外溫暖而獨特的風景。
(1)根據所學知識,冬奧會志愿者積極投身到志愿服務中屬于什么行為?這種行為的表現有哪些?
(2)我們應該如何養成上述行為?
(3)有人認為“中學生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不需要去做什么志愿服務”對此你怎么看?請說明理由。組卷:0引用:2難度:0.3 -
23.乘坐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必須佩戴口罩: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區要全員核酸檢測;境外入境人員要集中隔離14天;出入公共場所要掃碼等等,遵守這些疫情防控的規定,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但仍有極個別人無視疫情防控的規定,最終受到了法律的懲處。
(1)有人覺得“疫情防控相關規定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請列舉三種。
(3)社會規則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4)公民應該如何遵守社會規則?組卷:2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