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甘肅省金昌市金川五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28 7:0:1

          一.基礎運用。(4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為我們展現了冬日里銀裝素guǒ下的西湖美景。天空、云層、遠山、湖水róng為一體,白茫茫一片,顯得如此蒼茫遼闊。浩大的天地之中,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讓我們頓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之感。這里是在寫景,又不止于寫景,我們從這混(  )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難感受到作者那種人生天地間,而自身如“滄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順治三年張岱為躲避清兵入山,僅攜帶數脛書籍而行。而祖宅所存大量書籍為清兵損毀,40年所積文物,蕩然無存。這讓張岱對清兵的野蠻憤憤不已,對于當時的官場自然也不抱任何希望。在慨嘆生不逢時的同時,他披發入山,歸隱山林,著書立說。
            (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
            銀裝素guǒ
             

            róng為一體
             

             

            (2)下列對語段中畫橫線的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蜉蝣”指一種生存期極短的昆蟲,“寄蜉蝣于天地”是說像蜉蝣—樣寄生于天地之間。
            B.“滄海一粟”是指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
            C.“蕩然無存”中“蕩然”的意思是動蕩的樣子,在句中是說因動蕩40年所積的文物失去了。
            D.“生不逢時”意思是生下來沒有遇到好時候。在句中指張岱慨嘆自己命運不好,不幸處于清朝統治下。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2.下面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規范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71引用:30難度:0.9
          •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12引用:13難度:0.8
          • 4.閱讀下面文段,在文中四處橫線上依次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絲綢、瓷器、漆器、金銀器等各類技藝精湛的手工藝品,飽蘸著匠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對創造的虔敬、對工序的苛求。         。盛于魏晉時期的“百煉鋼”之術,其制作過程需工匠把精鐵加熱鍛打一百多次,一鍛一稱,直到斤兩不減,如此千錘百煉,最終鍛出高純度的器具。            
            ①慢工出細活,文火煲靚湯。
            ②一絲不茍的工序、精湛的技術、專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工匠精神”。
            ③無數巨匠一生默默無聞,遠離名利場,只為了完成一件作品,辦好一件事情。
            ④古人對事物的創造,往往匠心獨運,不尚速成。

            組卷:369引用:12難度:0.8
          •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8

          三.古詩文閱讀,完成問題。(21分)

          • 14.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各題。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詞前小序交代了寫作的時間及寫作的緣由,并領起全篇。
            B.詞人把酒問天,寫出了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達了對明月的贊美和向往。
            C.詞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瀾中,含蓄地表現對人間生活的厭棄。
            D.“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表面寫對明月的埋怨,實際表達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
            (2)這首詞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為什么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組卷:1103引用:29難度:0.8

          四.作文。(50分)

          • 15.時光,太匆匆,它仿佛水一樣從我們的身邊流過,無聲無息,漸行漸遠……而曾經一起走過的日子,那些拼搏過、哀傷過、快樂過、感動過的片斷,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開在我們的記憶中,成為我們生命中最鮮艷的亮色。
            請以“開在記憶里的花朵”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
            ③卷面整潔,字跡清楚。

            組卷:562引用:20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