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江山國際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19 15:30:2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2分)
-
1.2017年1月,期末考試一結束,杭州第二中學高一年級同學紛紛走上了社會實踐崗位,開始了他們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與社會真正有了個“親密接觸”。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
①學會自食其力
②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
③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領學生探索新的知識領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4引用:5難度:0.7 -
2.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C.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 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和發展 組卷:190引用:133難度:0.6 -
3.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區,我與李奶奶是鄰居。我與李奶奶的關系屬于( )
A.血緣關系 B.地緣關系 C.業緣關系 D.法律關系 組卷:154引用:151難度:0.7 -
4.“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置身于廣闊的社會,下列能夠成為我們青少年作為的是( )
①關注新聞,關心國家發展
②只關注學習和個人事
③關注社區治理和服務,積極提建議
④在政府網站上參與“最美環衛工”投票活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16引用:30難度:0.9 -
5.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都是別人創造的,由別人傳授給我們的……”這說明( )
A.人的生存和發展可以離開社會 B.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C.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只能依賴別人 D.每個人都要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組卷:15引用:11難度:0.7 -
6.在社會中,我們會與父母、同學、老師、公交車司機、服務員等很多人產生各種各樣的聯系。這是因為( )
①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
②不同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身份
③個人的發展決定著社會的進步
④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社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43引用:29難度:0.7 -
7.親社會行為通常是指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包括謙讓、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贈予等,是一種個體幫助或打算幫助其他個體或群體的行為趨向。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我們要主動融入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下列同學的行為不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A.佳佳利用周末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 B.曉輝回到家總是很自覺地完成各項家庭作業 C.王明回家總愛和父親一起看新聞,了解社會發展 D.李莉在得知九寨溝地震的消息時主動捐款 組卷:4引用:0難度:0.80
三、價值判斷(下列各題的敘述中,都包含一定的價值標準或者行為選擇,請予以判斷,在括號內寫明“正確”或“錯誤”,并簡要說明理由。每小題6分,共24分)
-
22.暑假到了,麗麗與班級同學一起參加志愿者社團,到敬老院幫助老人,到公共場所為他人服務。
判斷:
理由:組卷:12引用:3難度:0.5
四、探究實踐(20分)
-
23.材料一:周一至周四8點,晚自習放學后,我校門口總是混亂不堪:開著私家車,騎著電動車和步行前來接孩子的家長,都希望背著書包的孩子盡快找到自己,但擁擠的車輛和人群將學校大門堵得水泄不通。如果遇到下雨天,情況更糟糕。
材料二:渝北兩路,這座不斷發展的臨空都市,如今卻成了“堵城”。從一碗水到雙鳳橋,從周一到周五,同學和家長每天起早摸黑,奔波于出門和回家的路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兩路的交通變得愈發讓人頭痛。
【我思考】
(1)請你說說:我們的社會生活為什么需要秩序?
【我分析】
(2)為了材料中的事情不再“糟糕”,不再“頭痛”,請你提出兩條合理的建議。
【我踐行】
(3)在行使建議權時,應該注意些什么?組卷:2引用:2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