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天省實驗學校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9/1 3:0:8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2分)
-
1.下列廣東傳統工藝的制作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用樟木雕刻匾額 B.用竹篾編制涼帽 C.用瓷土燒制陶瓷 D.用彩紙剪刻窗花 組卷:225引用:6難度:0.8 -
2.水是一種良好的溶劑,下列物質在水中能配成淺綠色溶液的是( )
A.氯化鐵 B.氯化亞鐵 C.植物油 D.鐵粉 組卷:68引用:1難度:0.8 -
3.運動員在劇烈運動,大量出汗之后,飲用運動飲料主要補充的是( )
A.蛋白質 B.油脂 C.纖維素 D.無機鹽 組卷:325引用:7難度:0.8 -
4.化學變化創造物質。下列物品的材質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A.廣漢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縱目面具 B.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蠶絲素紗單衣 C.“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中的宣紙 D.“冰墩墩”的聚碳酸酯塑料外殼 組卷:524引用:21難度:0.8 -
5.如圖所示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檢查氣密性B.
收集氧氣驗滿C.
給液體加熱D.
滴加液體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6.銣(Rb)原子鐘被稱作北斗衛星的“心臟”,如圖為銣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銣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37 B.銣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失去1個電子 C.銣原子的核外電子分5層排布 D.氯化銣的化學式為RbCl2 組卷:776引用:16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48分)
-
19.一種以甲烷為燃料、含銅氧化物為載氧體的化學鏈燃燒反應原理如圖1。
(1)科學利用燃燒為人類服務,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
①甲烷燃燒時,
②與傳統燃燒方式相比,化學鏈燃燒可避免燃料和空氣直接接觸,有利于捕集CO2,防止其大量排入空氣,造成
(2)CuO進入燃料反應器與甲烷發生反應:8CuO+CH44Cu2O+CO2+2H2O,生成的Cu2O再進入空氣反應器,在一定溫度下發生反應加熱
(3)從空氣反應器排出的氣體中O2體積分數隨反應溫度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
①在800~1100℃間,升高溫度,排出的氣體中N2體積分數
②空氣反應器中最適宜的反應溫度范圍是
A.800-900℃
B.900-1000℃
C.1000-1030℃
D.1030-1100℃組卷:108引用:2難度:0.4 -
20.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
?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并收集CO2氣體,通常狀況下選擇的儀器有:
(2)選用如圖所給儀器,若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氣,你認為需要補充的儀器是
(3)同學們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實驗結束清洗儀器時,發現加熱高錳酸鉀的試管內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體。黑色固體是什么?怎樣洗去?于是小組同學進行了下面探究活動。
探究1:黑色固體是什么?
【交流討論】同學們交流討論后,對黑色固體物質作出了判斷:分析判斷 依據 1.不是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能溶于水,形成紫紅色溶液 2.不是錳酸鉀 沖洗試管時出現深綠色溶液,說明錳酸鉀能溶于水 3.是MnO2
探究2:用什么洗掉該黑色固體?
在老師的幫助下,同學們用草酸(H2C2O4)溶液清洗試管。
向未洗凈的試管中加入草酸溶液,黑色固體消失,同時發現產生許多氣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推測其產生的氣體不可能是
A.CO2
B.CO
C.SO2
D.O2
E.H2組卷:5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