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4章 代謝與平衡》2020年單元測試卷(5)
發布:2024/11/29 23:30:2
一、單選題
-
1.如圖為甲、乙兩人腎單位內流動的液體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曲線,其中①②③表示組成腎單位的有關結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h2>
A.②為腎小囊,其內液體為原尿 B.③是腎小管,此處進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內液體是尿液,甲可能是腎小管發生病變 D.從成分上看,甲的②內液體比④內液體多了葡萄糖 組卷:421引用:95難度:0.9 -
2.紀錄片《風味人間》在浙江衛視熱播,其中特別拍攝了一組“臭名遠揚”的食物,如中國的霉莧菜梗和炸臭豆腐,國外的鯡魚罐頭、臭奶酪、冰島臭鯊魚等。這些食物都是通過發酵制作的,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在發酵過程中被分解成小分子,都是“鮮味”物質,我們品嘗食物時,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鮮香”了;而冰島臭鯊魚之所以氣味濃烈,是因為魚肉中含有較多的尿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聞起來“臭”,是因為食物中的揮發性有機物進入鼻腔,與嗅覺感受器結合,產生神經信號傳到大腦,形成“氣味”,完成這一過程的神經結構稱為反射 B.食物中的蛋白質,在發酵過程中會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 C.冰島臭鯊魚的魚肉中含有較多的尿素,因此,過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體泌尿系統的負擔 D.霉莧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進入人體后可直接構成人體的蛋白質 組卷:51難度:0.4 -
3.下列哪種途徑不屬于排泄?( ?。?/h2>
A.呼吸 B.出汗 C.排便 D.泌尿 組卷:197引用:58難度:0.7 -
4.蝌蚪的呼吸器官是( ?。?/h2>
A.肺 B.鰓 C.側線 D.肺和皮膚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5.人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的途徑是 ( )
①細胞 ②循環系統 ③呼吸系統 ④組織液 ⑤體外。A.①④②③⑤ B.①④③②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組卷:22引用:4難度:0.9 -
6.下列不屬于人體排泄途徑的是( ?。?/h2>
A.呼吸系統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B.泌尿系統排出尿液 C.消化系統排出食物殘渣 D.皮膚排出汗液 組卷:52難度:0.9 -
7.人體中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質是( ?。?/h2>
A.葡萄糖 B.尿素 C.水 D.無機鹽 組卷:71引用:39難度:0.9 -
8.人體通過自身調節來實現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其中水鹽平衡是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重要方面,對維持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如圖是人體內水分平衡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A.攝取米飯可以增加人體內水分 B.細胞的呼吸作用會造成水分流失 C.排尿與排糞均需腎臟參與 D.調節水分平衡無需神經系統參與 組卷:211難度:0.7
四、解答題
-
23.某同學在體育課上參加1000米長跑,在長跑過程中對他腿部肌肉組織內的化學物質進行檢測,其含量如圖所示。
(1)請寫出A、B、C三條曲線分別代表的物質:A.
(2)在長跑過程中所需要的能量都來源于有機物
(3)產生C物質的過程叫組卷:7難度:0.5 -
24.腎功能衰竭會危及生命。人工腎是根據腎臟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種機器,可以代替患者已喪失功能的腎。圖1為人工腎工作原理圖,在人工腎中,通過導管與患者的血管相連,位于透析液中的導管相當于一層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質可以透過,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當患者的血液流經這些管子時,其中的廢物就透過半透膜擴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廢物的血液再流回人體內。圖2為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
(1)圖2中,腎單位由[①]腎小球、[②]腎小囊和[③]腎小管構成;A、B表示尿的形成的兩個過程,其中A表示腎小球的
(2)圖1中,半透膜的作用相當于腎單位中的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作用。與腎形成尿的過程比較,人工腎的工作過程中沒有
(3)為什么醫生常常建議腎衰竭病人減少進食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組卷:51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