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工具和機械》2021年單元測試卷(7)

          發(fā)布:2024/11/4 22:0:2

          一、單選題

          • 1.如圖所示的簡單機械,在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組卷:27引用:7難度:0.7
          • 2.下列關(guān)于簡單機械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0引用:8難度:0.7
          • 3.劃船的槳是(  )杠桿。

             
            組卷:37引用:5難度:0.7
          • 4.自行車運用了許多科學(xué)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7難度:0.7
          • 5.杠桿工作時,是圍繞(  )轉(zhuǎn)動的。

            組卷:55引用:30難度:0.8
          • 6.如圖所示,把一把米尺,從中點支起,兩邊分別掛相同砝碼各2個和4個,下列情況中,哪種情況還能保持平衡(  )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7.自行車的“車把”運用了(  )原理。

            組卷:33引用:6難度:0.7
          • 8.應(yīng)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  )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9.大象和小猴玩蹺蹺板,大象體重優(yōu)勢明顯,小猴高高翹起。如果要讓蹺蹺板處于平衡狀態(tài),可采用的辦法是(  )

            組卷:20引用:3難度:0.8
          • 10.滑輪組的作用。
            (1)圖1中的機械,稱為
             

            A.定滑輪
            B.動滑輪
            C.滑輪組
            (2)圖1中的機械,左邊掛有一個鉤碼,如果在右邊也掛一個相同重量的鉤碼,那么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是
             

            A.滑輪會順時針轉(zhuǎn)動
            B.滑輪會逆時針轉(zhuǎn)動
            C.滑輪會保持靜止不動
            (3)一個鉤碼大約重0.5N,那么利用圖1中的機械拉起1個鉤碼時,需要的拉力
             

            A.約為0.1N
            B.約為0.5N
            C.約為1N
            (4)圖1中,要使鉤碼向上提升10厘米,那么細繩需向下拉動的距離
             

            A.小于10厘米
            B.等于10厘米
            C.大于10厘米
            (5)圖2中的機械,稱為
             

            A.定滑輪
            B.動滑輪
            C.滑輪組
            (6)表是小明利用圖2中的機械提升重物時的拉力數(shù)據(jù)記錄表,已知每個鉤碼重0.5牛,實驗中使用的測量工具是
             

            A.天平秤
            B.牛頓尺
            C.彈簧秤
            使用圖2中的機械時的拉力數(shù)據(jù)記錄表
            鉤碼數(shù)(個) 第一次(N) 第二次(N) 第三次(N)
            1 0.3 0.3 0.3
            2 0.6 0.6 0.5
            4 1.0 1.0 1.1
            (7)從表中能了解到,小明每組實驗都做了3次,主要是因為
             

            A.探究的時間很充足
            B.老師指定要做3次
            C.能提高實驗的準(zhǔn)確性
            (8)從表中能了解到,小明在圖2中的機械實驗中唯一改變的條件是
             

            A.鉤碼的個數(shù)
            B.用力的方向
            C.測力計的讀數(shù)
            (9)在圖2中的機械的實驗中,如果在滑輪下掛6個鉤碼,那么拉力的數(shù)據(jù)約為
             

            A.1.5N
            B.2.0N
            C.3.0N
            (10)表中的數(shù)據(jù)說明,利用圖2中的機械可以
             

            A.改變用力的方向
            B.減輕鉤碼的重量
            C.省力

            組卷:7引用:3難度:0.6

          二、判斷題

          • 11.杠桿的支點只能在用力點和阻力點的中間。
             
            (判斷對錯)

            組卷:28引用:42難度:0.5
          • 12.蹊蹺板是省力杠桿。
             
            (判斷對錯)

            組卷:0引用:2難度:0.8

          五、實驗探究題

          • 36.當(dāng)我們分別用定滑輪和動滑輪把鉤碼提升到相同的高度時,我們拉動繩子的距離相同嗎?把下面的實驗探究過程補充完整。
            (1)實驗材料:動滑輪、定滑輪、繩子、鉤碼、熒光筆、
             

            (2)實驗步驟:①分別組裝好定滑輪和動滑輪;②分別在兩個滑輪的繩子上與滑輪軸心正下方對應(yīng)的位置上用
             
            做上標(biāo)記;③分別將鉤碼提升10cm、20cm、30cm、
             
            cm;④用卷尺測量標(biāo)記移動的
             
            ,把數(shù)據(jù)填寫在實驗表格中。
            實驗記錄表
            鉤碼提升的高度(cm) 定滑輪繩子上標(biāo)記移動的距離(cm) 動滑輪繩子上標(biāo)記移動的距離(cm)
            10 10 20
            20 20 40
            30 30 60
            40 40 80
            (3)實驗結(jié)論:使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所用的距離是物體提升高度的
             
            ,使用定滑輪提升物體所用的距離與物體提升高度
             

            組卷:5引用:2難度:0.6
          • 37.【實驗題-分析】如圖1是鐘表中使用的齒輪傳動裝置。觀察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1)鐘表中的傳動裝置與自行車的不同之處是沒有
             

            (2)與自行車的傳動方式相比,鐘表的齒輪傳動方式的精確性更
             
            ,但是傳動的距離較
             

            (3)如圖2所示,某同學(xué)用塑料瓶蓋制作了一個齒輪傳動裝置。
            ①B齒輪轉(zhuǎn)動的速度比A齒輪
             

            ②已知A齒輪有48個齒,B齒輪有24個齒,則A齒輪轉(zhuǎn)動1圈,B齒輪轉(zhuǎn)動多少圈?

            組卷:5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