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安徽省蕪湖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12/22 7: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
-
1.黑河-騰沖線大致劃分出了我國人口在區域上的分布,體現了我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差異。該線東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據此完成1~2題。
東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導因素是( )A.自然環境 B.城市發展 C.交通狀況 D.農業基礎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2.黑河-騰沖線大致劃分出了我國人口在區域上的分布,體現了我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差異。該線東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據此完成1~2題。
有助于促進人口向該線以西遷移的措施有( )A.開發浦東新區 B.發展長江沿岸經濟帶 C.振興東北老工業區 D.實施西部大開發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3.如圖是根據聯合國2000年發布的預測報告繪制的2001-2050年部分國家遷入人口趨勢圖(含預測)。讀圖完成3~4題。
下列關于圖示人口遷移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人口多的國家遷往人口少的國家 B.全球遷出人口少于遷入人口 C.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 D.由東半球國家遷往西半球國家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4.如圖是根據聯合國2000年發布的預測報告繪制的2001-2050年部分國家遷入人口趨勢圖(含預測)。讀圖完成3~4題。
下列關于人口遷移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減輕了遷入地的就業壓力 B.加重了遷出地的環境壓力 C.為遷入地提供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 D.為遷出地人們生活觀念的更新沒有幫助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5.川西平原地區分布有很多竹木繁茂、小巧的“林盤”村莊聚落,“林”意指聚落喬木竹林密布的生態環境,“盤”形象地描繪了廣袤田野上阡陌縱橫的田地以及參差各色的種植。這里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形態獨特,歷史悠久。如圖為該類鄉村聚落的土地利用景觀圖。據此完成5~6題。
如圖為該類鄉村聚落的土地利用示意圖,圖示序號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分別是( )A.甲-宅地、乙-林地、丙-農田 B.甲-農田、乙-宅地、丙-林地 C.甲-宅地、乙-農田、丙-林地 D.甲-林地、乙-宅地、丙-農田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6.川西平原地區分布有很多竹木繁茂、小巧的“林盤”村莊聚落,“林”意指聚落喬木竹林密布的生態環境,“盤”形象地描繪了廣袤田野上阡陌縱橫的田地以及參差各色的種植。這里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形態獨特,歷史悠久。如圖為該類鄉村聚落的土地利用景觀圖。據此完成5~6題。
圖示鄉村聚落形成的背景主要有( )
①地形平坦,水網密布
②氣候溫和,物種豐富
③精耕細作,自給自足
④人多地少,耕地不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二、綜合分析題。(共5小題,共50分)
-
2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京滬高全長1300多千米,總投資2200億元。2011年通車以來,年平均輸送旅客1.6億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年來,京滬高鐵運力出現飽和,常常一票難求。為進一步緩解旅客運輸壓力,推動沿線地區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國家規劃建設京滬高鐵二線。
材料二:如圖為京滬高鐵及京滬高鐵二線(規劃)示意圖。
(1)簡述京滬高鐵建設和運營的有利區位條件。
(2)京滬高鐵全線建設多采用“以橋代路”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有哪些?
(3)京滬高鐵二線已規劃完成,即將開工建設。簡述京滬高鐵二線建設的地理意義。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產品在社會中的一般流程圖。
材料二:綠色產品是指生產和消費對環境都不造成污染的產品。選用綠色產品,倡導綠色消費的生活方式已成為時尚。
(1)圖中A、B、C各環節代表的含義分別是:A
①運輸銷售
②使用
③采集處理
(2)圖中的各環節,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的有
(3)廣泛使用綠色產品帶來的影響有
A.增加碳排放量
B.增加環境污染
C.提高資源利用率
D.降低生活質量
(4)列舉兩項生活中公眾可以普遍參與的綠色消費行為。組卷: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