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五校聯考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1/27 5:0:2
一、選擇題第1~10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0分。
-
1.下列變化過程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鋼鐵生銹 B.工業制氧 C.蘋果腐爛 D.煤氣燃燒 組卷:25引用:2難度:0.6 -
2.“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與之相違背的是( )
A.增加綠化面積 B.直接排放廢氣 C.開發新能源汽車 D.自帶購物籃購物 組卷:28引用:5難度:0.7 -
3.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潔凈的空氣 B.海水 C.液氧 D.啤酒 組卷:27引用:3難度:0.8 -
4.實驗中既能做反應容器,又能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
A.燒杯 B.試管 C.量筒 D.集氣瓶 組卷:55引用:27難度:0.9 -
5.通過燃燒除去密閉容器中空氣中的氧氣,且不產生其它氣體,可選用的物質是( )
A.鐵 B.蠟燭 C.木炭 D.紅磷 組卷:231引用:16難度:0.9 -
6.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取用粉末固體B.
取走蒸發器皿C.
讀取液體體積D.
添加酒精組卷:20引用:4難度:0.7
三、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
-
19.某興趣小組圍繞“實驗室制取氧氣”進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動:
(1)裝置連接,所需的一些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寫出圖中部分儀器的名稱:①
(2)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O2應選擇圖1中的發生裝置是
(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O2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①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
②用容積小些的錐形瓶
③加熱反應物
(4)如圖2所示,向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加濃度相同的三種溶液,觀察可見:實驗①中無明顯現象,實驗②中產生氣泡,實驗③中產生氣泡更快,據此你能得出的結論是組卷:47引用:1難度:0.5 -
20.某興趣小組利用某脫氧劑(常溫下能與氧氣反應的物質)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使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裝藥品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
【實驗過程】
步驟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脫氧劑粉末(體積為2mL),封閉;
步驟2:打開彈簧夾,將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離,關閉彈簧夾;
步驟3:不斷輕輕晃動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發生變化。
【數據處理】
(1)實驗中需要記錄的數據是
A.注射器原來的空氣的體積
B.反應后注射器活塞進入后顯示剩余氣體的體積
(2)上述實驗測定過程至少需要重復兩次,其目的是。15
【實驗對比】
實驗室常通過燃燒紅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2),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1)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2)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瓶塞;
(3)實驗結束,
多次實驗發現,集氣瓶內上升的水面始終小于瓶內原有空氣體積的。15
【拓展研究】
查閱資料得知,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降至約為7%以下時,紅磷不再燃燒。由此可知,燃燒紅磷法測定結果不夠準確的原因是
老師利用圖2裝置并結合現代傳感器技術,測得過程中容器內
氣體壓強、溫度、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3所示。
①t2時打開止水夾,最終集氣瓶中水平面大約上升至刻度
②結合曲線,解釋AB段氣體壓強變化的原因是
【實驗評價】與燃燒紅磷法相比,脫氧劑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優點是組卷:4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