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海南省澄邁縣大豐學校七年級(上)月考生物試卷(一)
發布:2024/9/1 3:0:8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題,共70分)
-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鐵樹開花 B.青蛙捉蟲 C.潮漲潮落 D.枯枝發芽 組卷:30引用:5難度:0.8 -
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圈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和行為準則,下列有關生物圈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的全部 B.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物生存的環境 C.生物圈是一個超級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園 D.生物圈由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組成,各種生態系統是有密切聯系的 組卷:40引用:7難度:0.7 -
3.最近,新冠病毒又以新的面目——奧密克絨變異株繼續在全球肆虐,這反映出其所具有的生物特征是( )
A.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B.能生長和繁殖 C.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由細胞構成 組卷:187引用:5難度:0.8 -
4.“新年新氣象,生活大變樣”,慧慧家年前購置的生活物品中,屬于生物的是( )
A.掃地機器人 B.筆記本電腦 C.花生油 D.仙人掌 組卷:24引用:5難度:0.9 -
5.科研人員發現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油桃果皮分別呈現紅色和綠色,這說明( )
A.環境適應生物 B.油桃基因突變 C.生物影響環境 D.環境影響生物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6.如圖為生態系統各個成分間的相互關系。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A是生產者,它能把化學能轉化為光能 B.B為消費者,它與A的關系為捕食關系 C.C是分解者,它對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則該生態系統為生物圈 組卷:49引用:5難度:0.5 -
7.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許多詩詞歌賦蘊含著生物學知識。下列詩詞能體現生物生殖現象的是( )
A.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C.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組卷:29引用:3難度:0.4 -
8.下列各項中,不能稱為生態系統的是( )
A.梵凈山 B.錦江河 C.地落水庫 D.一群羊 組卷:8引用:3難度:0.9 -
9.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 C.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越長,終極消費者獲得的能量就越多 D.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單向逐級遞減的 組卷:32引用:4難度:0.4 -
10.有些海葵附著在蟹殼上生活,海葵借助蟹的運動得以快速轉移,可以得到氧氣和食物,而蟹則借身上的“小花”掩護自己,同時海葵觸手上的刺細胞也是它們共同的防御武器。據此推測,海葵和蟹之間的關系是( )
A.共生 B.競爭 C.合作 D.寄生 組卷:24引用:1難度:0.6 -
11.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下列各項屬于環境影響生物的是( )
A.昆蟲的體態與色彩往往巧妙地與環境融為一體 B.每天光照時間超過14小時,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蓮藕的根狀莖和葉柄內部有發達并相通的氣腔 D.地衣能夠加速巖石風化,促進地球土壤層的形成 組卷:207引用:16難度:0.5 -
12.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競爭關系 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C.“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生物影響環境 D.“雨露滋潤禾苗壯”——非生物因素水對生物的影響 組卷:346引用:18難度:0.6 -
13.諺語“清明雨水多,竹筍滿山坡”中,促進竹筍生長的生態因素是( )
A.陽光 B.空氣 C.水分 D.溫度 組卷:276引用:27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0分)
-
38.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填寫完整。
環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陰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作出假設: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境(或光影響鼠婦的分布)。
(2)制訂并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上,一側蓋上
(3)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表。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取
(4)該實驗的變量是
(5)可否將實驗中鼠婦的數量改為1只?
(6)實驗后,鼠婦應該怎么處理: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9.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材料一:海南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位于海口市美蘭區東北部的東寨港,綿延50公里,面積3337.6多公頃,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及水鳥。紅樹林是貝類、蝦、魚、蟹等水生生物集居繁衍和候鳥飛禽棲息越冬的好地方。紅樹林中的各種植物為貝類、蝦、魚、蟹等動物提供有機物,鷺鳥等候鳥飛禽以這些動物為食。生物的遺體、遺物富含有機物,經微生物分解后可被植物再利用。
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自此有了系統性的法律保護。本法進一步明確了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系,在濕地范圍內從事旅游、種植、畜牧、水產養殖、航運等利用活動,應當避免改變濕地的自然狀況,并采取措施減輕對濕地生態功能的影響。
(1)海南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屬于
(2)鷺鳥與魚之間存在
(3)材料一的劃線部分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
(4)由材料二可知,人類的活動必須注意保護生態系統,避免不合理的活動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因為生態系統的
(5)結合上文,談談除了進行保護濕地的宣傳外,你還能為保護濕地做些什么?組卷: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