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七年級(上)期末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已構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下列做法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佩戴口罩 B.保持通風 C.殺菌消毒 D.勤洗手 組卷:7引用:4難度:0.5 -
2.在某次身體素質檢測中,小科同學的部分測試結果記錄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質量50kg B.體溫36.3℃ C.立定跳遠成績2cm D.百米短跑成績15s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3.正確使用儀器是一項基本操作技能。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4.實驗中剩余藥品的正確處理方法是( )
A.自主處理 B.隨意傾倒到水槽中 C.倒回原試劑瓶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 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5.下列各項與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無關的是( )
A.大洋分隔的兩岸都有繁華的城市 B.被大洋分隔的兩岸大陸上,生物都有親緣關系 C.大西洋兩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陸輪廓相對應,幾乎可以拼合起來 D.被大洋分隔的兩岸大陸上,古生物化石許多是同類,巖層也是連續的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6.如圖所示,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配套器材能直接測出物體的質量,在測量該物體的質量時,第一步操作應該是( )
A.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把游碼移到標尺的零刻度處 C.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 D.把被測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7.宋代歐陽修的詩句“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詩中使潮水呈現綠色主要是哪個生物類群起作用( )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8.在學校“運用科學技術破案”趣味游戲活動中,小明根據“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這一常識,可知留下圖中腳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約為( )
A.1.65米 B.1.76米 C.1.85米 D.1.95米 組卷:8引用:3難度:0.5 -
9.地震和火山都是破壞性極大的自然災害,其相同點是( )
A.能量都來自地球內部 B.能量都來自地球外部 C.都對地形沒有影響 D.都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10.近日,白云山飛來一只鳥類中的“阿凡達”銅藍鹟,這是一種體長約15cm的雀形目鳥類,雄鳥通體銅藍色,主要棲息在海拔900~3700米的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捕食飛蟲為主。下列關于銅藍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構成銅藍鹟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B.銅藍鹟的體細胞內沒有液泡和葉綠體 C.銅藍鹟具有體溫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D.銅藍鹟身體呈紡錘形,胸肌發達、骨骼中空,適宜飛行 組卷:19引用:2難度:0.5 -
11.如圖甲、乙、丙三個橢圓分別代表某個概念、某種屬性或某類物質。下列能構成圖示關系的是( )
A.甲是動物、乙是植物、丙是生物 B.甲是巖石圈、乙是地殼、丙是地球 C.甲是細胞、乙是組織、丙是器官 D.甲是晶體、乙是非晶體、丙是物質 組卷:2引用:1難度:0.7
四、解答題(本題有6小題,29、30題各3分,31、33題各6分,32題4分,34題8分,共30分)
-
33.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本次“世界地球日”的活動主題為“珍愛美麗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請根據地球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按照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將下列事件或說法按時間先后排序:
A.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
B.天圓地方
C.從太空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地球是一個近似球形的星球
(2)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說明
A.地球形狀隨著人類的認識而改變
B.古人對地球的認識符合當時的科學發展水平,是完全正確的
C.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沒有階段的,完全靠人們的突發奇想
D.一定的科學技術是認識地球形狀的基礎
(3)為什么站得高看得遠能證明地球是圓的?(可借助于圖形等各種方式說明)組卷:28引用:1難度:0.6 -
34.小科同學想測量一塊不規則瓷片的密度。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瓷片的質量,所用砝碼的個數和游碼的位置如圖1所示,則瓷片的質量為 g;
(2)實驗中發現瓷片放不進量筒,他改用如圖2所示的方法測瓷片的體積:
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把瓷片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作標記,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裝入40mL的水,然后將量筒的水緩慢倒入燒杯中,讓燒杯的水面到達 ,量筒里剩余水的體積如圖3所示;
(3)請計算出瓷片的密度;
(4)根據以上步驟,小科同學測得的的實驗結果將 (填寫“偏大”或“偏小”),你判斷的依據是 。組卷: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