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江西省宜春市豐城中學高三(上)周練生物試卷(重點班)(12.13)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4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72分)
-
1.以下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B.基因重組僅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可以產生多種基因型 C.染色體結構變異可導致基因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 D.突變對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組卷:3引用:7難度:0.9 -
2.下列有關育種原理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培育無子西瓜利用了單倍體育種的原理 B.抗蟲棉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突變的原理 C.雜交育種利用了染色體數目變異的原理 D.太空育種利用了基因突變的原理 組卷:28引用:16難度:0.9 -
3.如圖所示是某植株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該植株的基因型必為AaBb;
②若該植株是由花粉粒發育而來的,則其親本是四倍體;
③若該植株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則其配子是二倍體;
④該細胞含有4個染色體組且發生過基因突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30引用:9難度:0.7 -
4.在阿拉伯牽牛花的遺傳實驗中,用純合體紅色牽牛花和純合體白色牽牛花雜交,F1全是粉紅色牽牛花.將F1自交后,F2中出現紅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的牽牛花,比例為1:2:1,如果將F2中的所有粉紅色的牽牛花和紅色的牽牛花均勻混合種植,進行自由授粉,則后代應為( )
A.紅色:粉紅:白色=1:2:1 B.粉紅:紅色=1:1 C.紅色:白色=3:1 D.紅色:粉紅:白色=4:4:1 組卷:124引用:37難度:0.7 -
5.下列變異僅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是( )
A.DNA復制時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導致基因突變 B.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C.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D.著絲粒分開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 組卷:190引用:17難度:0.9 -
6.如圖是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4號和5號為雙胞胎.下列有關選項中不正確的( )選項
A.該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親代1號和2號的后代發生了性狀分離 C.若4號和5號為異卵雙胞胎,則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 59D.若4號和5號為同卵雙胞胎,則二者性狀差異一定來自于基因突變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7.苯丙酮尿癥是單基因遺傳病,在某地區的發病率為1%,如圖為該病的系譜圖,Ⅰ-3為純合子,Ⅰ-1、Ⅱ-6和Ⅱ-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應的遺傳物質.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Ⅱ-8與該地區正常男性結婚,所生男孩患該病的概率是 122B.該家系中此遺傳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 110C.苯丙酮尿癥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Ⅲ-10與Ⅰ-3、Ⅱ-5的線粒體DNA序列相同手概率分別是1、 12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8.調查發現某種蜣螂不僅吃糞便,還捕食蜈蚣、千足蟲等。與普通蜣螂相比,這種蜣螂后腿較卷曲,便于捕獵,頭部較窄而長,便于進食內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這種蜣螂不屬于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B.蜣螂產生的有利變異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C.這種蜣螂與普通蜣螂之間不一定存在生殖隔離 D.這種蜣螂作為進化研究的材料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組卷:31引用:12難度:0.7 -
9.有關基因頻率和生物進化的關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只要發生進化,基因頻率就會改變 B.基因頻率的改變不一定引起生物的進化 C.生物在進化過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頻率的改變 D.只有在新物種形成時,才發生基因頻率的改變 組卷:26引用:22難度:0.9
二、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14分)
-
26.為獲得純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高蔓(A)、感病(B)是顯性性狀.據圖分析回答:
(1)過程①表示的育種方式是
(2)過程②表示的育種方式是
(3)過程③表示的育種方式是
(4)過程④表示的育種方式是組卷:23引用:4難度:0.5 -
27.如圖1表示利用生物技術制備抗X的單克隆抗體的過程,圖2表示培育優質奶牛的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1中注射到小鼠體內的物質是
(2)圖1過程所用的生物技術有
(3)從組細胞①核②中
(4)如將早期胚胎分離成若干個胚胎細胞,讓其分別發育成小牛,這些小牛的基因型組卷:8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