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你選出該項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相應選項。本大題共19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如圖漫畫《男孩女孩都參加家務勞動》說明( )
A.男生女生的性格特征不同 B.男生女生的興趣愛好不同 C.男生女生的思維方式不同 D.男女生有各自的性別優勢 組卷:40引用:31難度:0.9 -
2.我們青春,所以我們自信;我們青春,所以我們敢于去飛翔。要讓青春飛翔就要有( )
①自信的青春熱情
②自強的青春態度
③激蕩的青春活力
④我行我素的個性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組卷:59引用:62難度:0.9 -
3.美好的情感表達著我們的愿望,促進我們的精神發展。我們要在生活中創造正面的情感體驗,傳遞美好的情感。下列同學的觀點正確的是( )
①小剛:可以閱讀一本好書,從中感受到榜樣的力量
②小強:周末和好朋友一起打麻將,打發閑暇時間
③小麗: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同學補課,體驗到自己的價值
④小強:周末,和同學一起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組卷:266引用:50難度:0.7 -
4.“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說:“中醫藥走向世界,榮譽屬于科研團隊的每一個人,屬于中國科學家群體。”這告訴我們( )
A.個人組成了集體,集體應尊重個人利益 B.集體發展離不開個人,能力強的人對集體發展才會有貢獻 C.維護集體利益不應該考慮個人利益 D.個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集體,集體能夠為個人發展提供條件 組卷:66引用:5難度:0.7 -
5.北京化工大學優培1601班,班上34個同學,2020年考研保研24人,出國7人,升學率高達91.18%,更是出現了3個‘學霸宿舍’,18名同學全部‘上岸’.對“學霸宿舍”現象認識正確的是( )
①積極向上的小環境促進了個體的成長發展
②宿舍文化小環境對學習風氣產生直接影響
③小群體會把自己的交往限制在一個有限的空間
④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目標能夠把小群體凝聚起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
6.張桂梅,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她用12年的時間,讓1804名貧困女孩走進大學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作貢獻。她身上傳遞的正能量是( )
①調節情緒,以禮待人
②勇擔責任,奉獻社會
③弘揚公益,親近自然
④充盈生命,實現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26引用:6難度:0.7 -
7.“米老鼠”的創作者華德?迪斯尼,在他成名前沒有一家報社愿意推銷他的漫畫。后來一家教堂雇傭他為教堂畫海報,那里有許多老鼠,啟發了他的靈感,創造了“米老鼠”這個形象,從此名揚天下。迪斯尼的成功道路啟示我們( )
①創造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
②要敢于打破常規,開創前人未走之路
③到教堂里畫畫就能有所創新
④社會實踐是創造的源泉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87引用:71難度:0.9 -
8.小欣和小濤是同班同學,他們在學習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并且經常一起上學。于是班里有人悄悄地說他倆“早戀”,小欣知道后非常苦惱和困惑,假如你是小欣的好朋友,你會勸她( )
①與異性相處,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
②我們與異性交往,成為好朋友,并不僅僅是性別的吸引,而是能從對方身上看到某些優秀品質
③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應正確看待
④男生女生之間要少說話,保持距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165引用:43難度:0.9 -
9.有位同學說:“每次考試,總怕考不好,辜負了家長、老師的期望,結果連會做得題也不會了,所以總考不好。”另一位同學則說:“我每次考試都輕松上陣,因為我堅信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收獲。”以上兩位同學的經歷說明( )
①不同情緒對人的能力的發揮會產生不同影響
②人只要處于正面的情緒或狀態時,就能超常發揮
③負面的情緒狀態會釀成悲劇
④人應當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22引用:18難度:0.9
三、主觀題(本大題共4小題,26題8分,27題10分,28題16分,29題16分,共50分。)
-
28.體驗“愛心護航中考”,回答問題。
(1)“愛心護航中考”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哪些保護?
(2)請你寫出兩部我國頒布的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
(3)我國為什么要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組卷:10引用:2難度:0.4 -
29.“90”后女孩楊敏,出生在湖南永州大山里,父母都在深山里教了一輩子書。因曾身患小兒麻痹癥,楊敏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站立,只能以蹲姿行走,初中畢業后,她毅然回到山村小學,繼承了父母的教書事業。這個幾乎從沒走出過大山的姑娘自嘲“井底之蛙”,卻通過100多篇網帖,吸引了五十多名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來這里支教,志愿者都免費吃住在她家。她是楊敏,是167個山里娃娃的“敏敏姐姐”,是志愿者眼里的“青蛙公主”,是山村教育的螢螢燭光。在讀了楊敏的事跡后,學校團委決定舉行一次以“我與集體共成長”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1)請你為這次主題活動設計兩種形式?
(2)結合楊敏的事跡,談談我們為什么要在集體生活中主動承擔責任?
(3)同學們在學習了楊敏的事跡后,很受感動,決定向全校同學發起倡議,請你完成下列倡議書。倡議書
同學們:
學會負責,在承擔責任中健康成長,有助于我們獲得幸福生活和有意義的人生,楊敏的故事向我們充分闡述了責任的意義,我們要向楊敏學習。特此,我向所有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①:
②:
③:組卷:13引用:2難度:0.5